写给东软的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2010-08-14 walter lee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大学生活

原文链接 http://www.xiangguo.li/life/2010/08/14/a_letter_to_neusoft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 include JB/setup %}

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我是你们07届软件工程的学长,现读大四,慧如常人,遇弱冠,事未成。我不是东软多么牛X的学长,也不是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于大牛们,我也只能仰视。不过作为东软第一批安徽学子之一,我觉得有义务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大学的心得。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大家都经历了高考磨砺,相信对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都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大学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起点。大学四年,也是你人生中弥足珍贵的四年。这里,我想讲一下,大学这三年的历程。我是安徽宿州人。和你们一样经历了高考。考试期间,出现了一些变故,成绩不是很理想。当时,父母提出让我复读一年,我没有同意,因为我知道,IT行业,一年一个样,很多人吃的是年轻饭,早入行一年早一份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我想走出家门到外面转转,开阔一下视野。凭着对计算机软件的浓厚兴趣和对大海的憧憬,我选择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大学是一个人真正自我的开始,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一直被规定做什么,限制个人的活动。然而,在大学,每天只有半天课,一周上五天,月月都有节假日。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完全是你的自由,你可以很轻松的玩过四年,也可以在图书馆里泡着四年,当然,也可以在大学里充分的成长四年,选择权在你。但是生活是不会欺骗你的。我不喜欢平庸,不想在若干年以后儿子,孙子问我这一生都干了些什么的时候,无话可讲,最起码有点故事。我想要一个精彩的人生。“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来到大学以后,作为大一的新生,凭着一股活力劲,我就想自己做出一点事,不能愧对大学,不能愧对自己的选择,要做有意义的事,但是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呢(那时候许三多老人家还没出现,还没告诉我啥是有意义的事)。?当时对大学一点也不了解,很迷茫。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十一的时候回家,看到,我父亲,为工作上的应酬,经常出去喝酒,喝的酩酊大醉。我就想如果我很优秀的话,父母是不是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自控能力不是非常的强,为了逼迫自己上进,我就想办法给自己不断补充动力。于是我就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看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开始慢慢的扣我自己的生活费(这只是我为了逼迫自己的一种方法,大家大可不必效仿),一开始,一个月花一千,然后我第二个月,去掉1/3,花700,我发现,还行。第三个月,我规定只花500,发现有点紧张了。当到300的时候,我感觉就有点活不下去了。我就开始打工,做兼职。先后去了多家公司,什么做保险的,做推销的,都去过,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但是我发现这些地方,对我的专业帮助不多。(有个兼职的小建议,现在大家都是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很多同学呢就去各种地方找实习,但是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用人单位看的只是你专业方面的实习经验,别的都不怎么关注)后来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学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到一家外包公司,做一些技术类的杂活。不断充实自己,疯狂了一年,那一年,除了晚上睡觉,我就没怎么在三期宿舍待过,周末也是风雨无阻,现在回忆起来,还蛮被自己感动的。
在外面工作很辛苦的,我在的那家公司当时还不错,有时候有项目就得加班加点做。记得有一次做项目的时候,正好赶上三天假期。我们项目组5个人,三天三夜没睡觉,一直写代码,咖啡喝的不计其数,到后来一点用都没有,就是硬挺着,项目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没力气回寝室了,躺在地板上就睡着了。也正是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其中有很多人,给过我莫大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工作了的人,后来在我组建公司的时候,经常伸出援助之手。接触的人多了,眼界就开阔起来,看问题更远,不再拘泥于眼前,不再拘泥于学校。别人还在踌躇的时候,我就早有正确的选择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我们分方向的时候,很多人,就是去听宣讲什么的,我就没去。因为什么?我知道自己该选什么,我对这个行业比他们提前了解了。我知道我以后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就有了计划。对以后大致所学的课程也了解的十分清楚。哪里需要自己补充,什么时间补充有了大致的规划。(我们当时比较杯具,处于试验期,下学期上什么课都不能确定的,你们现在好多了,到校园网上就可以查到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工作时间长了,我发现和我的同学们有了一些隔阂,他们想的是怎么去玩游戏,而我想的是怎么做一款游戏给他们玩,又是杯具。
我爱交朋友,折腾了这么多地方,自然是交际面很广了。在这里,我打个小差。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在你们周围同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学习他们的优点。这样你才会不断进步。李开复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哈佛等名校毕业的精英,工作后10年,唯一的想弥补的就是在大学锻炼出出色的交际能力。不得不承认,我在这一点上,做的还不够好。我们的辅导员李宏新老师告诉要“会学,会玩,会办事”,我简称“三会主义”。我也一直拿这个鞭策自己。一个人有本事,学习好那是前提,最重要有能力(这个词相信开学后你们各个社团的学长也会反复的提及),那么能力是什么呢?我在国外一本书上看到:能力=知识+才干+经验+社会关系。能力怎么提升?实践。我的一个好朋友,他比较注重思想,我们见面不是问: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思想又进步了?说到这里你可能笑了,但确实是这样。一个人是否成功,思想的提升是很关键的。做事情,我喜欢先计划一下,按照步骤慢慢就达到目标。每天想一想,今天做的事是和目标近了还是远了。这样就不断促使自己进步。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准备失败了,那你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呢。一些同学到大学之后可能要参加一些培训,考一些证书。如果你们选培训机构,一定要认真考察,大连软件园附近有很多做培训的,良莠不齐。一定认真选择,建议直接咨询之后,多问问学长,或者正在该机构学习的同学,他们会很乐意的帮助你。(各个证书参见上一篇文章)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学计算机,刚才也讲了。对于一些不喜欢计算机,选错专业,或者调剂等其他情况的同学,建议你们“既然不能选你所爱,那么就爱你所选吧“,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果真的不喜欢本专业,大一的时候考到专业前10名,貌似可以换专业(可以夸系;咱们学校一个换专业的牛人,我认识,需要的话,找我要联系方式,呵呵。)
大一的时候,我也做了学生干部。刚开学那会,我参选班委,很顺利的当选了,呵呵。更幸运的是被推荐到了系团委学生会。在班里,做一些电子杂志等一些工作。有机会可以教给大家。期间也参加了一些社团(我把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也归结为社团),接触了大量“有思想“的人,感触也是挺多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我没有的品质。(希望大家的大一的时候参加1-2个社团,多于人交流。人嘛,群居动物,需要的是交流。在我看来,我的老师和学长给了我很多建议,他们的忠言和失败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另外在这些人和事中,你可以充分了解大学,了解各个学生团体,以便在大二明确自己。我有很多同学错过了大一宝贵的时间,以至于错过了整个大学。但是我不建议多,我认为大学期间还是以学习为主,社团参加多了,活动、工作必然也就多了,势必会影响学习。我有一个学长,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哪个老师都是树大拇指,但是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评优什么的都没有资格,入党也没入上。很遗憾)大一的时候会有班级竞选,演讲比赛,各种其他的竞赛等等,我希望你们能都参加。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从对手,老师,评委的角度考虑,对你会有帮助。 因为大一的时候我的事很多,时间经常不够用。相信大家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管理时间的方法,我也跟余世维(实战派企业家)老人家学的,把事情分成重要的和紧急的两种属性。重要又紧急的先做,重要不紧急的后做,然后是紧急不重要的,最后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具体这个度怎么把握,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自己去实战中把握吧。PS:余世维先生2000年左右在南京电信的那几场讲座,对管理和职业生涯有很好介绍和提炼,吐血推荐。
大一上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吧,把社团都退了,正式加入系团委学生会,在科技实践部工作。 如果说以前都是交了很多朋友的话,那么在实践部,我结交了很多兄弟。我们关系非常非常好。一起做活动,一起玩。谁有困难大家都互相帮助,感觉很温暖。虽然现在大四了,大家早都退部了,但是我们依然经常联系,见了面,就像见了亲人一样。这是我第一个付出感情的地方,当时他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团体的日常工作中,少耍心眼,没什么用,真正牛X的人都是低调的。本人也喜欢找几个朋友吹吹牛,聊聊天,就是闹个乐呵。那毕竟是朋友之间,为人处世还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好。在学生团体的日常工作中,要善于与人交流,改掉害羞的毛病,害羞并不代表低调和谦虚,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无能。人人生而平等,你怕他干啥。上级交给你的任务,你要尽心去做,上网查找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我记得一个学长曾经跟我说,他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使用google和baidu。细节决定成败,去注意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都会给你一些启示。多与上级沟通表达自己。多与同伴沟通交流自己。与人打交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要时刻记着,心里想着。但是别人欺负到你头上,你也要记着,以后十倍百倍还与他。宽容是有原则的。堂堂正正做事,挺直腰板做人。如果你因为朋友进了几次局子,我觉得你还不错;如果你看到歹徒行凶而无动于衷,虽然说有责任分散效应的客观原因,下我觉得你也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当然当今这会强调在顾及自身的前提保护他人。
这里说说奖学金,咱们学校的奖学金有两类,校级的:华天1W,阿尔卑斯8000,企业一二三等5000,3000,1000,学习优胜奖500等等,另外还有国家的:国家奖学金8000,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省政府奖学金8000。一二两个体系可以各得一项。拿奖学金的第一要素,就是学习好。如果你是年级第一,你们系有名额的话,指定华天就是你的,1W块呢。如果你拿了华天,国家奖学金也就是你的了,又是8000块。第二,如果你拿不了第一,就做些学校里的工作,以系团委学生会优先,毕竟名额是在系里啊,呵呵。以计算机系为例,基本年级前十名可以拿到奖学金,10名基本就是企业三等了。有的同学说了,我从不争名逐利,对奖学金不屑一顾。话是不错,但是毕竟我们还年轻,别那么早看破红尘不好吗?呵呵。其实我觉得奖学金不必苛求。真正有价值的是不断看到新的机会,把握好机会,而荣誉只是顺其自然、随之而来的附属品。
就这样到了大二,我不是最好的学生,但成绩还不错,拿了一些奖学金,小日子也滋润起来了。(建议你们上课做第一排,防止自己走神,或被其他同学干扰;做事情要轻松,专注,高效率)感觉自己在公司学的差不多了,几个朋友拉我一起组织一家公司。抱着帮忙的心态,我参加了公司的成立。后来发现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运营一家公司,太费精力了。学校里的工作基本上就停了,挺对不住实践部那帮兄弟的,有什么事基本都是他们抗了,很感激。其实,我觉得感情比金钱重要的多。开始我欣赏史玉柱,把他当偶像,现在慢慢发现他俨然成了一个赚钱的机器,都快没人味了。(建议大家多读读名人传记,扩充你的知识,体验他们的成长历程,为你所用)当时公司刚成立,举步维艰,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社会竞争的残酷,优胜劣汰。不努力真的不行。每天起早摊黑,谈判,做项目,待新员工,上课脑子里也都是公司的事。晚上回到寝室,躺床上也睡不着,想公司发展,想明天的事务安排,每天都挺憔悴的。到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公司也稳定了,就退出了公司。安静了半年,算是休息吧。呵呵。在学校呢,一边在实践部工作,一边去了学工部做了学生助理。还算比较清闲,就考了几个证书,包括驾驶证什么的,同时把大连玩了玩。虽然我喜欢旅游,也一直没有时间和资金好好的玩一玩,只有能毕业再说了,哈哈。都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话不假。马克思老人家说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最终都来自于人的实践活动。“ 至于恋爱,大学期间如果有相互合适的,不妨找个伴,但是别忽视了你的同学和朋友。自己想明白孰轻孰重。再说计算机系的女生情况,那是一个惨字,我又眼看着某位班长在没有违反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下,“霸占”了班里一半的女生,因为他们班30个人里只有2个女生。
到了大三,开始准备以后工作的事。也就是这一年,一个相识了6年多的女生给上了21年来最深刻的一课,让我花费了整整经过一个学期来思考很多事情,也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其实之前的算作是奋斗历程吧,多半与她有关,只是说了怪酸的,暂且不提了。大三了,经过2年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参加一些国家级别的竞赛了,网上有很多。特别是第一届举办的,只要你参加,基本都能获奖。也算为以后就业添加些砝码吧。记住最重要的还是实力,还是踏踏实实的精神。证书只是表象,一两个足以。计算机系的同学建议参加软考,过个中级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有了这个证去国企就是中级工程师的待遇,也还不错。其实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差,或许有报道说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但是他们没说的是,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学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选择一条适合你的,有计划的做下去,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最起码我们体验过,我们知道为什么错了。谁不是经历过挫折才成熟,谁不是遭受过欺骗才学会保护自己。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是失败的因素就那么几个,多去注意那些失败的人,不去犯错,就离成功不远了。所以在大学期间不要怕犯错,我们年轻,怕什么了。在大学期间把错误犯完了,我们就成功了。大学期间不犯错,难道要等到工作了,成家了再犯错吗?大学里平庸的人都一样,不平庸的人各有各的辉煌,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虽然说出了大学门大家都一样,但是你总得有一点自己拿的出手的东西吧?
关于游戏,这个东西记住它是消遣。很多同学不知不觉就被网游的设计者给骗进去就出不来了。游戏在于一个度的把握,适可而止。我也爱玩游戏,也玩过不少游戏,我说了,我不是一个自控能力非常强的人,我觉得我当初玩游戏的热情不见得比你们任何人差。越长大越发现游戏这个东西只是个消遣品,玩的越多,热情越少。不过为了防止网游上瘾,我现在都不怎么往机器上装网游了。因为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啊,那毕竟是经过精心设计,适合玩家心理的东西。游戏,少玩一点,一点不玩的话也太浪费当今这大好的科技了不是?
至于理论课程,看似无用,确实你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开阔你思维的前提。比如那个该死的高数,那个让无数人痛不欲生的离散数学,那个一排排数字的线性代数,那个全是背不来的公式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过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奥妙,才理解他们对计算机其他学科的支持度有多大。不是说你会写个HELLO WORLD,会做个小网站就是会了编程,就是懂了计算机,复杂着呢。再说马哲,为什么一共就只给我们上两节课呢?学校的回答是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去学习前沿的科技。我就纳闷了,那学生的思维呢?我也是最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才学了马克思他老人家的哲学,解决了很多我想了很长时间问题。也证实我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否定之否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践论等等,这些问题马老在一百多年前就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我也只是先前有过一些简单的想法而已,伟人就是伟人,确有过人之处。确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但是不排除他老人家当时身处那个年代对政治经济学有形而上学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以上所说的话,在马老看来都还不是真理,虽然有些是经过抽象思维和实践检验的,但是那毕竟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批评的对待之。
大四了,我决定考研,不是因为就业难,找个能糊口的工作问题还是不大的,而是为了能有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的地方,多学一点东西。毕竟工作了,学习的时间就少多了,气氛也没了。我觉得环境对一个人影响还是很大的,虽说一个人勤奋的话,到哪都一样,但是有个好的环境,肯定会对你又莫有的帮助,有个高一点的平台,也更利于你眼界的开阔,一旦你没了动力,周围的人要驱使你不得不前进。另外,大学生活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我所学的东西只是九牛一毛。尤其是在东软,虽然说知识很前沿,与企业接轨的很好。但是学的专业知识真的是浅而又浅,少而又少。在东软,缺乏的不是先进的设施,不是前沿的教学思想,而是是文化,而是底蕴。这一点也不能对学校要求太高,毕竟对于一个刚刚成立10年的学校来说,发展的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学校有什么有意义的讲座,建议大家一定去听,往往一场讲座所学的东西胜过你的课堂上四年的东西。这一点,你在大一第一次期末考试后就可以了解。东软的考试考的不是你学的知识,而是你学习或者说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你每堂课都去,都听了,课后全扔一边,也绝对不会挂科。除了课堂的东西,如果你有时间,多去深入研究一些吧。对于来了大学就志向考研的同学,我对你们的建议是不着急。先去体验大学,毕竟充斥着考研的大学缺乏了大学的本质。考研并不适合每个人,也不是每个人必须的。考研,就业还是出国大三的时候要做好自己的选择。
你们每个人入学的时候都交了16000块钱学费,但是不是每个人毕业的时候都能拿走同样的收获,有的人拿的多,有的人拿的少,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自己选择。
推荐大家几本书《北大向左,清华向右》,《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做最好的自己》,以及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几封信。
今天,我按照我的思路讲了这么多,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千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其实我的大学还有很多曲曲折折,分分合合不能一一和大家分享,有机会我会再写一封信给你们,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我也可能会更新这封信。如果能从我的经历和心得当中有所启发(大牛可以忽略我的言语),哪怕是记住一句话。那我就满足了。相信大学可能和大一的我一样迷茫,对那些个优秀的学长学姐们有点羡慕的情绪,其实,大可不必,这要你努力了,等你到了那个年级,一定可以比他们做的好。送给大家一句话,也是我老师送给我的:义在事先,至情达性,谋定而后发,执著而探微,欲动则效死。看在我敲了这么字的份上,有批评尽管说,就别扔鸡蛋了,最后谢谢大家的宝贵时间。
                                             笔者 2010年8月14日 写于东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