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旅
原文链接 http://judes.me/life/2019/01/07/kyuushuu-no-tabi.html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2018 年踏上的九州之旅,2019 年才写完的游记,流水账般的长文,还不断在补充内容。
也不知道是怎样,就踏上了九州之旅。
仔细回想,大概是中了「HKT48のおでかけ!」的毒,对福冈这个小地方有了好感。恰恰攒下来的调休假也快过期作废了。中秋刚回家一趟,国庆再回又觉得有点浪费假期。这些原因让我萌生到九州玩一圈的想法。
我从来不是个「说做就做,说走就走」的人,可在「出去玩」这件事上是例外。一切开始于 8 月 20 号,头一天晚上想去玩,第二天就跟旅行社谈好办签证的事,第三天就订好来回机票了,期间我还抽时间应付了一个面试,成功拿到 offer 。那段时间自己的行动力前所未有的高。
两年前办日本签证需要公司的在职证明,这次因为有了个人到日本旅游的经历,只需要提供社保记录就行。这让我明白办理日本签证是怎么一回事,日本政府对办理单次有效签证的旅客并没有多少要求(可能有护照就行),但个人并不能直接去领事馆办理签证,而一定得通过官方授权的旅行社。旅行社承担了审核、为旅客担保的责任。所以各地旅行社在权衡风险收益后,对不同户籍地区的人推出不同的方案。
订机票时,我连整个行程的总预算都没有想过。到天巡上一查,国内能直接飞到福冈的航班也就也几趟,最后选最便宜那个——香港快运航空。到快运的官网上订好来回机票。
只提前一个月订机票,而且是黄金周出行,价格可想而知一定很高。这时调休假的作用体现出来,请节前节后各一天假。总机票价格下降了一倍多。唯一让我感觉有点难办的是从香港出发去福冈的时间点是早上 7 点 35 分,当天早上从深圳赶飞机是来不及了,前一天晚上就得在香港留宿。查了一下,这个季节在香港留宿一晚差不多要花一张机票钱,心痛,已经打定主意在香港机场留宿一宵。
签证、来回机票搞掂之后,就是制定行程了。想到这次是 8 天半的旅行,就有点头大,之前很看不起参团旅游的人,在制定的过程中反而有点理解他们了。
首先来回航班都在福冈,意味着行程一头一尾都得在福冈,这样两个晚上的酒店住宿也得安排在福冈。
其次想去(体验)的地方除了福冈,还有下关唐户市场(吃海鲜)、温泉胜地(泡温泉)、樱岛。
再次看看网上九州游记攻略,补充几个地点,修正一下最初的想法。比如在日本陆地交通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日本各地会有针对外国游客的通票(市内有一日券、城际有铁路周游券)。具体点说在九州有: JR 九州铁路周游券 。这个周游券按地域又分全九州和北部、南部三种,按使用期限分三日券和五日券两种。
考虑到去除留在福冈的日子,只剩 5 天左右,要把九州走个遍很匆忙,不合我意,而我想去的地点大部分在九州北部,最终不得不放弃去樱岛看看的想法。去看樱岛是大学时的一个小小心愿,还是受了电视剧的塗毒:在《笃姬》看到的樱岛真的很漂亮、壮观。
决定买北九州五日周游券后,就圈定了活动范围,把行程大致定在福冈、长崎、别府(大分)、下关,最后回到福冈。剩下的就是当地酒店住宿和路线景点了。
之前没有订境外酒店的经验,先上网搜风评好的平台,排除国内的提供方,最后就只有 agoda 和 booking 。其中 agoda 用着最舒服而且房源比 booking 多点,价格也没看出来跟它有差别。所以最终所有的住宿都在 agoda 上面预订了。
在预订房间时犯了个错,以为提前一个月预订房间,并且看到 9 月 30 号和 10 月 1 号在福冈很容易订到便宜、位置还不错的房间,就没有立即把回国前在福冈的住宿也预订了。结果仅仅过了几天,回国前在福冈的住宿就不好安排了:近 80 % 的房源都被预订了,剩下的要么很贵,要么很远,还有就是青年旅馆。最后不得已把最后三晚安排在一家青年旅馆。
花了一周多时间把每天的大致行程计划得差不多,兴奋的劲头也消退得七七八八,剩下就是祈祷旅行期间台风不要刮过来了。
台风经常在九月十月光顾日本,这次也不例外。中秋还没到,24 号台风(谭美)就在塞班附近生成。从那时我就隐约担心会影响到飞机起飞。随着出发日期临近,台风路线也逐渐清晰,虽然极大概率会擦着九州南边过去,但台风半径几乎覆盖了整个九州,而且快运已经有一些航班受它影响直接取消了。
出发前两天,我晚上临睡觉前都会看看台风最新情况,然后到快运官网看延误信息。在我出发当天中午 12 点 50 去福冈的航班,延误到第二天的凌晨,而我坐的航班却没有相关延误信息。
按台风的进展,出发当天中午 12 点它已经远离九州,按理应该可以照常起飞,反而早上 7 点的航班受最严重的影响,为什么没有延误消息呢?那时有点想不明白,但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情绪有些稳定下来。
出发前一天,我拉着行李箱到公司上班,打定主意,就算最终航班延误了,也在香港机场里等。那天几乎无心工作,不在浏览台风论坛学习台风知识,就在看台风的最新动态和航班延误信息。
直到下班,打算先吃个饭再去香港时,收到快运的航班延误短信,说“我们建议”原定早上 7 点 35 出发的航班更改为当天 14 点 35 出发。收到短信的第一感觉是:终于还是延误了。之后的感觉就是:要是定在下午 2 点 35 的话,还不错,这样我就可以在深圳待一晚,早上再到香港。
问题是“我们建议”这个用词让人放心不下,往后再延迟还好,要是往前挪就错过飞机了,不放心,于是打电话给快运的客服,可是打好几次都是占线,发了卦邮件询问,也是石沉大海。跟同事商量了一下,毕竟飞机提前起飞发生概率比较小,而且天气不好,提前起飞的概率就更小了。决定回家先睡一觉。
这次可算是因祸得福了,本来订早上 7 点多起飞的航班,虽然会累一点,就是想省下好几百块,结果它延迟到下午 2 点半,恰好可以在家睡一觉;而多花了钱买 12 点多起飞的旅客,航班延误不说,还是大半夜起飞,到日本也是清早,离酒店入住有五六个小时,真是倒霉到家了。
第二天早上 6 点 50 分,没有收到更新的延误信息。于是出发到香港。
因为我住的地方这个点不好打车,所以先从公交到白石洲,再打车到深圳湾口岸。司机一开始说这个点因为有不少深圳学童到香港上学,可能车子进不去口岸。但是去到口岸附近,才想起国庆节将至,学生都放假了,一路畅通无阻。 7 点 30 到达深圳湾口岸。
到机场的路线早已查好,从深圳湾口岸出境,乘 B3/B3X 到屯门市中心(这是我走过无数遍的路线)。在屯门市中心下车后走到马路对面的巴士总站,乘 A33X/E33 到机场。全程大约要 90 分钟。
因为预计到达机场的时间还早,所以在屯门市中心的 M 记吃了个早餐,发现那里已经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了。
坐在 E33 上,经过青马大桥时,迎面洒满阳光,不久就会飞到日本,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毫不紧张,也不兴奋,这一切显得有点不太真实。
香港国际机场,分国内跟国外两个航站楼。因为担心身上的钱不够,从国内航站楼的接机处附近换了点港币。很快就后悔了,一来手续费相当贵,二来在机场内根本用不着,移动支付早已渗透到这个地方,而且还有折扣优惠。
从信息板上看,出发到福冈的航班确实延迟到 2 点 35 分。还有三个多小时,因为拖着箱子很不方便,先把行李托运了,在办手续前,称了称箱子,装了半满的衣服,才 8 KG 重,看来以后只要买 20 KG 的托运服务就足够了。
之后逛了逛两个航站楼,买了瓶水和三明治,在休息区坐下。这时冒出一个念头,反正也是闲着买张福冈主场的棒球比赛门票吧。
去旅游,我很想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在景点、门店里转。比如这次去福冈,就想着能不能去看一场 HKT48 的剧场公演或者看一场当地的棒球比赛。后来发觉剧场公演的门票实在太难拿到手(不是钱的问题,会员才有资格抽中买门票的机会,新注册的会员能抽到机会的概率接近零),而棒球比赛购买渠道挺多,座位绝对有,打算到了日本再想办法买。
于是打开电脑,查福冈当地的棒球比赛信息,才知道福冈当地的球队叫鹰队,主场在福冈巨蛋。
从鹰队官网看到近期在 1、2、3、6 号都有主场比赛,从日程安排来看,我只能订 6 号的票。
订票的流程大致是先免费注册会员,要注意的地方是,姓名必须填假名(有在线把中文姓氏转换成日文发音的网站);地址、固话可以填头一天晚上住宿酒店的;支付方式选择双币信用卡。
然后选场次,再选座位,一般来说越靠近本垒的座位越贵。选一个你能接受的好位置就行。确认付款后,你的注册邮箱会收到一封确认邮件,里面有一串取票数字密码。
买好票,也差不多是时候去侯机室了。去侯机室相当于离开香港境内,如果进来时刷的是机票行程单,那么出去的时候也得刷机票行程单;反过来港澳通行证也一样。
侯机室人很少,而且有四台供上网用的 Mac 和充电插头。虽然外面天气不错,我也只顾着上网和充电了。
好不容易等到登机,这次没特意先选座位,被安排到过道旁边,我理想坐在窗边看看风景。
廉价航空,一来机仓狭窄,二来真是连杯水都没得喝。身边都是香港人乘客,虽然能听能说日语,但打定主意没事就保持安静好了。
飞机实际飞行时间也就 3 个小时,很快就到。在将要抵达时,工作人员会派发两张入境日本要填写的单子,上面要填第一天入住酒店的电话,我忘了,不得已,在飞机着陆后再上网查。还有,在自查入境违禁品时,才想起自己包里带了个苹果没吃。我不想蒙混过关,但在这点时间飞机上在飞机上吃掉也不实际(况且人家禁止吃自带食物),偷偷放在座位上感觉也不好,最后在出飞机前拿着个苹果对工作人员说,“这个苹果,能替我扔掉吗?”
福冈机场给人第一感觉是虽然设施不高大,但挺舒服的,无论是温度、空气、配色,还是里面的旅客。在办手续前,闪进边上的厕所。便池上写着的话,跟中国的不同,中国一般会写“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而这里写着的是“感谢您一直以来在使用时保持清洁”。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给人的感觉太不一样了。
按过指纹、拍过照,过关最后一步还得把在飞机上填写的单子交给审查员,并简单回答几个问题。我的审查员是个年轻的小哥,因为我主动用日语跟他说“晚上好”,他就用日语问我问题了。比如来日是为了工作还是什么,打算停留多久等等。我才发觉自己日语听力还行,但说话能力真是太差了,而且刚好忘了日语“八天”「ようか」怎样表达,只好用英语补救一下。
领回托运的箱子,走出国际机场大厅的接机处,看到好几个卖票的摊位,虽然没有写明卖九州周游券,但见到有旅客在买什么票以及问路。我刚好想买交通票,还不知道下一步怎样走。一出机场就不知道路,想到这种情况以后几天还会遇到不少,就鼓起勇气走过去问问。
我运气挺好,按做好的攻略,在机场能买福冈市内的通票:福冈悠游卡,九州周游券得到博多车站买。但实际上在这里可以把这两种票都买了。
两个工作人员都会英语、其中一个还会中文。顺利地把要买的通票都拿到手,还问到了去市区的路线,很简单:出门就是免费的接驳巴士。
在巴士上,司机每个操作前、或者快到某处时都会说话提醒乘客,只是那发音——很轻、声带都没震动——听着有点像个变态。
巴士停在了「福冈空港」地铁站外面,有种感觉:无论在哪个城市,一看到地铁站,自己就能活下去,在日本更是如此。
按计划明天再用市内周游券,上次去东京办的西瓜卡在九州也能用,不过得先充值。本以为自己的日语水平能看懂充值机器上的文字,但看了半天却找不到上面的充值按钮,无奈切换成英文,原来充值按钮就在很显眼的位置,只是日语用片假名「リチャージ」表示 recharge ,没读懂。
福冈地铁很简单,到酒店甚至都不用换乘,在「中洲川端」站下,走路都能到。出地铁站才晚上 8 点多,但路上就没见到几个活人,而且路灯很昏暗,周围极为安静。我一个人拉着箱子,平时不怎么在意的轮子滚动的声音,此刻响得像是道路施工一样。来之前就听说福冈跟国内一个三线小城市一样,其实很“乡下”。这时真切感受到了。
酒店叫「冷泉阁」,虽然看上去旧了点,但位置很好、看着干净整洁、价格也很便宜(两百多一晚上)。酒店指引里有一条:请住客出门前交还房间钥匙。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在房间放下东西,就出门找吃的。问了下前台,酒店背后就是一条商店街,可以到那里看看。走几步就到了商店街,但是不少商铺关门了,店门写着“受台风影响,临时休业一天”。原来一路上这么冷清,是台风惹的祸。
看来不走远点是找不到吃的了,于是决定找一兰拉面本店,反正离商店街也不远,就在中洲。
「中洲」的意思,就是河川中间的一块陆地,福冈的中洲,有密集的风俗门店,跟东京的歌舞伎町差不多。
一兰拉面这家本店,其实分上下两层,一层座位、摆设就跟普通的拉面店一样,估计二层才有在网上经常晒出来的单人座位。我并没有带着朝圣的心态去吃一兰拉面,所以当服务员问我“一楼有位,但要不要再等等二楼的空位”时,我就直接进去了。
坐下后填单,特意选了两倍辣,结果把面搅匀后,红色都不见了。吃完感觉连国内的微辣都比不上。其他感觉没什么特别。一兰这么受追捧,估计是国际化做得比其他拉面店要好吧。
吃完出来,走到桥上吹吹风,看不怎么壮观的夜景。此刻的福冈跟成都挺像的:小小的河川、舒适的生活、安逸的心态。
这时回酒店还太早,决定到处走走。沿着大街溜达,一路上还时不时刮阵风,行人很少,公交车倒是挺频繁的。在一处路边看到一个小小的大理石雕塑,上面写着福冈的友好城市:中国广州。此前不知道原来双方还有这层关系。走到祇园站,索性再走到博多站。博多站比较热闹,在站前广场转了一下就回去了。
回到酒店都 10 点多了,一整天都在路上,走得有点累。往浴缸放满热水,泡了半个小时,出一身汗感觉全身都舒畅了很多。要是以后有自己的家,好想也弄个浴缸,每天都泡泡。
第二天早上竟然是被乌鸦叫醒的,不是因为它们很吵,因为周边很安静,时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很突然。在酒店一层吃了个日式早饭,可能是因为工作日,时间不早不晚,但整个餐厅只有我一个食客跟一个服务员。幸好餐厅走的是咖啡馆风格,面积也不小,否则两个人不说话一定很尴尬。
先去附近的栉田神社拜拜,希望旅途一切顺利。神社香火很旺,来参拜的人当中,不少是中年上班族(男性居多),感觉就像是神社位于公司与家中间,上班中途顺便来拜拜。
早上打算先去太宰府天满宫,选择到天神车站坐西铁直达列车。天神离酒店也不远,于是又走路过去。路上行人大都是穿着西装、手提皮包的上班族,或者身着工装的一线工人。像我这样身穿悠闲装,背双肩包的一看就是外国人。
走到天神站,在入闸前,掏出福冈悠游卡,刮开要使用的日期(比如10 月 1 日),走人工通道,交给检票工作人员看就行。
在等车的时候,忍不住去投币自动贩卖机上买一瓶饮料。饮料掉下来了,也听到零钱出来了。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零钱出口,最后在一旁的陌生人都忍不住过来指点,才发现原来就是在投币的正下方。
去天满宫的列车是观光专列,名字叫「旅人号」,观光专列车身和内饰都跟普通列车不一样,我对列车没特别爱好,但有不少人就冲着列车本身来的,在月台对着车身用不同角度拍照,在车厢也到处拍照。
我乘坐的是最早的一班车,也只有这班车是直达太宰府站而不用中途换乘的。列车往南驶,很快就驶出市区,铁路沿线有居民楼,大都不高,五六层的样子,密度挺大的,各有各的朝向规划,不像国内,连个小镇新建的楼都是二三十层高,看着虽然整齐划一,但比起有个性的家,更像是笼子。
刚下车,没走几步就看到车站前面站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喊些什么。一时没搞清楚情况,都不敢出站。先坐在候车的凳子上看看情况。看了一阵,大致看清楚这帮小朋友是在帮忙募捐,每当有人捐了钱,他们都齐声喊「谢谢」,小朋友身旁还有几个老师模样的大人,离他们比较远还站着几个手捧募捐箱的老人家。
我很想知道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以及他们为什么募捐。于是鼓起勇气,用蹩脚日语——敬语什么的都抛一边——问一个老婆婆「这帮孩子在做什么呢」。老人家很热情,先是告诉这帮孩子来自不远处的幼儿园,他们今天来为一个全国性的公益基金「红羽毛」募捐,收集到的钱将会用来改善残疾人的出行(给他们买轮椅什么的)。
老人家问我今年几岁。我顺便告诉她自己来自中国,能看懂募捐箱上写着的字,也知道募捐的目的了,这些孩子真有勇气啊,我也捐点吧,于是把手上的几百日元扔进箱子。
捐钱的人都会收到一根红色羽毛做的别针,我把它插在背包上,这根羽毛一直跟着我,直到在日本的最后一天,消失了。
来天满宫前没做什么功课,只知道很多学生来这祈求学业有成,以及 HKT 48 曾经在下雨天来这里做过一期节目,神宫的主持很幽默。
日本全国有很多天满宫,是祭祀着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的神社。其中有两座神社最为有名:位于京都的北野天满宫和位于太宰府的天满宫。菅原道真原是平安时代的一位文臣,据说被贬抑郁而死后不久,道真的怨魂使雷电击中皇居,死伤多人,为平抚死者后人才将他升格为神。
太宰府是他被贬的地方,这里的天满宫埋葬着他的尸骨。因为菅原道真生肖属牛,且遗言是把自己的遗体放在牛车上,让牛自己走到哪,哪里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所以神社里有很多牛的石像、铜像。神社门前那尊「御神牛」铜像,几乎所有人进门前都得摸摸它的牛角,不过我更欣赏的是门前较远处一块刻着菅原道真一首诗的石碑。这句诗是:
东风吹かば にほひおこせよ 梅の花 主なしとて 春な忘れそ
用手机查了下翻译:
东风若吹起,务使庭香乘风来。吾梅纵失主,亦勿忘春日
与“就算我死了,你也要好好活下去”相比“吾梅纵失主,亦勿忘春日”很有意境。有两个日本游客,特意在石碑前朗读起来。
来到神社,虽然我已经过了求学的阶段,但总得拜一拜。来天满宫也不一定要祈求学业进步不是?比如在我拜之前,有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由老师带着学习参拜的仪式,在许愿的时候,他们的老师说“神啊,让台风快点走开吧”。我也拜托神保佑旅途平安,一切顺利吧。
之后跟着这帮小朋友来到神社的后院,原来后院的山上还有一座神社。应该说天满宫作为本社,方圆几米内有很多其它相关(地理位置相近、有亲友关系)附属神社,称为 摄社 或者 末社,一般规模小很多,就是一间小小的木屋。
在天满宫内还有庖丁塚,开始以为是成语里「庖丁解牛」里的那个庖丁,心想着把庖丁跟牛都聚在一起可真有意思,后来才知道庖丁是日语中「菜刀」的意思。日本人其实是泛神信仰,认为万物皆有灵,全国有不少类似的庖丁塚,用来埋藏厨师不用的菜刀,以安慰菜刀神灵。
另一个发现就是神社里面还有个幼儿园。游客参观完神社,还可以隔着围栏欣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操场做活动,感觉就像个人类动物园似的。小朋友很可爱、乖巧,让我有点怀疑把幼儿园放在神社旁边,用围栏隔开,是不是意在唤醒人们生育的原始欲望(原谅我的脑洞)。
来得日子不凑巧,恰好是周一附近的博物馆闭馆。所以在闲逛一圈后,决定先回福冈。回程没有直达列车,得在二日市站换乘,因为下午要去福冈东北面的海边,所以我决定回博多站。
博多站内有很多大型商场,但吃的店不多,适合一个人的就更少了。在高层走了一圈,最后选择吃拉面,店名叫一风堂。点菜的方式跟一兰差不多,都是坐下来填单。很囧的是,服务员特意告诉我单子上面的硬度,除了“软/普通/硬”之外还有一种,叫「ばりかた」,但是她说的我听不太懂,最终我还是坚持“硬”。毕竟不懂的东西不要选嘛。后来一查,才知道「ばりかた」比「かた」还要硬,主要在九州地区使用。从电视节目上看,如果福冈人被问喜欢什么样硬度的拉面,十有八九都喜欢「かた」或者「ばりかた」,这两种之外的在他们眼中都不是拉面。我个人也很喜欢「かため」,有爽脆的咬劲,从面的断面来看,只有最中间的一点没熟。
吃完拉面,已经下午两点了,我还得去「海滨之中道」,这是个几乎不会出现在中文游记上的景点,位于福冈市东北方,要到那里得先坐 JR 到香椎,再换乘别的列车。
在香椎站下 JR ,想换乘到海滨之中道的列车时,不料它刚关上门,眼看它慢慢开走,我只能等半小时后的下一班。
香椎是个很小的车站,但我觉得它很有成为下一部热门动画的潜质。因为距离不远处有一所高中,站内的宣传栏上不是展示学生们精彩的社团活动,就是张贴学生的获奖情况;直到高中门前的路都在铁路沿线。小站四周没有高层建筑,设施有点陈旧,很有日常生活的气息。
去到海滨之中道,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尴尬的是,出售门票的小姐姐一开始以为我是日本人,说话快得很,没能听懂一个单词,无奈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我是中国人」。原来她问我想去公园还是水族馆。我选择去公园,买好门票后,她告诉我可以租自行车,不过 5 点就得归还,所以只剩一个小时。
很久没骑自行车了,很少公园能让骑自行车的进去,更不用说可以在里面租车了。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事后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决定。海滨之中道是个地名,这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海滨公园,卖点是亲子休闲活动。我来这是看大海的。
原本打算骑到公园的最东边,与志贺岛交接的地方,那里的海景一定很棒。但踩了快二十分钟,看地图才到三分之一。果断放弃了,要不是骑着车,从调头处走到关门都不一定能看到北面的海。
拼命骑回公园正门,再去附近一处叫「潮见台」的地方。海岸线很平整,东西两面分别有三苫跟志贺岛的远远环抱,像是在守护这个宁静的海湾。
天气虽然不是很好,云多、风大,海面翻起阵阵白浪,一个人在木建的亭子里坐着,静静听着海水涌来又褪去,真是很治愈。
在关门前还了自行车,在等列车时,遇到一家子中国人(?),真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都能遇到国人,看样子他们也是要回福冈,在到达香椎时,我还提醒他们到站该换乘了。
晚饭回中洲川端的商店街解决。很想体验一下当地的酒馆「いざかや」,恰好看到一家晚八点前啤酒半价,于是就选它了。看菜单前先点一杯啤酒,虽然菜单上每个字都能看懂,但因为都是假名,不知道到底是啥,所以最后还是管店家要一张中文菜单(装逼失败)。
点了个当地名菜内脏火锅「もつ鍋」以及几串烤串,不知道是时候没到,还是什么的,内脏火锅味道有点淡,价格有点贵,总的来说有点失望。而烤串中的章鱼腿相当好吃,肉身紧凑弹牙,粘上店家的辣椒面,简直就是极品,早知道就把内脏火锅换成几串章鱼腿了。吃完一轮又点了两串章鱼腿外加一杯啤酒。
在外面散散步,回到酒店,才八点多,打开电视,看棒球比赛的直播,没想到刚看就有本垒打出现。又看了下台风的动向,它早已吹离日本,但之前正中关西关东,在这两地方的游客行程估计全乱套了。
睡觉前再泡个澡,我太喜欢泡澡了。
在日本的第三天,按计划早上出发到长崎。
在博多站一楼的便利店里,买了几个饭团和一小瓶咖啡当早饭。就进站坐车了。
在出发前十几分钟时,看信息牌自己应该没走错月台,但面前停着的却不是「海鸥」,而是叫 みどり 的列车,在我前面排了五六个日本人,难道他们都没发现问题?还是只有我一个人走错地方,正无比纠结时,列车上面的目的地指示牌,文字不断地滚动,最后停在了海鸥,目的地是长崎。原来同一辆车会跑很多条线路的。虚惊一场。
从车厢的后门进去,发现时间不早了,但是坐车的人不多,只坐了一半座位,我拉着箱子,根本就没人跟我争最后一排座位。看来不跟着网上的攻略事先用周游券划位是对的。
车掌(列车检票员)在每一站上落人之后都会来检票,我很惊讶他记得住之前有没有检过你的,就算你换了下位置。因为我就是在身边的乘客下车后往右边挪了一个位置,坐在窗边。可能是因为他来检票时发觉我比较特别,用的是周游券(只有外国人才能购买这种票)吧,他那时还问我在哪里下车,一开始没听清楚,他又换了种方式再问一遍,幸好我会说 長崎「ながさき」。
海鸥号在到终点站之前,会在长崎的和平公园之类的小站停靠。说到小站,长崎给我的感觉也是个小站,小到根本不敢信自己到终点站了,因为列车停下来之后,就只有车门全打开,连个广播都没听到,看周边的环境也很像乡镇。
根据攻略,长崎站周边就有旅游观光向导服务门店,可是不怎么显眼,我差点就走上站外面的人行天桥了,回头一看,原来就在车站的左边闸口。工作人员会讲英语,我想买当天以及下一天的路面电车通票,于是跟她说「two day」,结果她听成了「today」,哈哈,真是有意思的误会,只好用日语跟她说今天的以及明天的,两张。工作人员很贴心地送了我一张长崎旅游地图。
搞掂交通票,看着天气不错,酒店离车站也不远,决定步行过去。长崎比福冈热得多,而且山就在城市边上,海也在城市边上。
酒店(Belleview hotel)的位置超好,往南走过一条河,就有一个历史景点:出岛。虽然我对它不太感兴趣,但是每天走过都会看到小学生们组团参观,或者好几个西方人在门口准备进去。
这家酒店在办入住手续时才收钱,相当良心。虽然我带够现金,但问了下能不能用信用卡,人家也接受,于是就用信用卡。
办完入住手续已经 12 点多,外面阳光相当猛烈,真不像已经到 10 月了。先在酒店看地图,计划了一下两天的行程。决定先走完东面的景点,再走北、南面的景点。酒店的桌子上摆了台手机,看说明可以免费使用来上网,不过它实在太大,比十几年前的诺基亚还要大,用了下,网速也不行,还不如用我自己的呢。
决定好行程后,到酒店几米外的马路中间坐路面电车。长崎的路面电车四通八达,来旅游不用坐巴士,有路面电车就够。如果持有通票,只需要在下车时给司机看一眼就行,相当的方便。在电车上还看到 HKT 48 森保圆(圆神)的宣传横幅,当时很惊讶她生意能做到长崎这边,后来才知道她是长崎出身。
我计划先到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坐电车由大波止站到樱町站,再步行过去。走着走着,一开始还能看到博物馆的指示牌,中途忽然看不到了,凭感觉瞎走了一段路,在快到达时指示牌又出现了,真是神奇。
买好门票后,工作人员带我到二楼,在那里可以免费领取「voice guide」,就是一个小小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语音导游机器。工作人员给我调到中文后,用手拿起 voice guide 的耳机,说只要把它挂在左耳上就行。我还以为她要帮我戴上,直接把左耳凑到她身前,让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幸好她还是替我戴上了。
我推荐来长崎一定不可以错过的地方就是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来了之后,才知道「出岛」这个地方明明不是一个岛,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以为它为什么如此受西方人欢迎;为什么长崎有这么多中国寺庙;长崎在日本近代与外国交流的地位;长崎的地方风俗等等。
我在里面待了近三个小时,站得有点脚疼,看完了再走。
然后走到附近的诹访神社。神社门前在搭棚施工,刚刚从博物馆的展览得知,每年的 10 月初,长崎都会举办叫做「宫日」的庆典。估计工人们忙着准备的就是这个。
爬上神社门前的阶梯,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住宅,还没有见过这么陡的城市,山上只有楼房,却看不到路。
最后又走到眼镜桥,还是从博物馆得知,这桥是中国寺庙的和尚主持修建的,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建成石拱桥。眼镜桥南北不到200米就有两三座别的石桥,只是不如眼镜桥那么有名。眼镜桥边上,有卖玫瑰冰激凌的小推车,就跟在眼镜桥上抛硬币一样,尝尝这个冰激凌也是打卡行为。抛硬币有点不舍得,还是留着它来买个冰激凌尝尝吧。
一边吃一边沿着河堤走了一段,后来忍不住走下去,踩着河边大大的鹅卵石走,才发现这里有很多小螃蟹,河里的鲤鱼很胖很大,一点都不怕人。这得益于日本人不吃河鱼,所以在各地见到的鲤鱼都这么悠然自在。
岸边还有很多雕塑,其中有一座是「水害复兴与友好记念碑」,一个中国男孩跟一个日本女孩坐在龙背上面,相视而笑。
坐电车回到大波止站,见没到饭点,于是走到附近海滨公园,公园的草坪很大,有几个女中学生在玩抛气球,海岸停泊着日本水产厅的船,几个水手在岸边跑步锻炼。我坐在岸边,把脚伸出海面上方,地面还散发着白天烫晒的余温,海上吹来阵阵暖风,太阳也快沉落对面的山头,此刻觉得要是在这附近生活,天天来这看日落挺也不错。
在太阳终于下山后,起身去找吃饭的地方,走过大波止,沿着「県庁坂通り」走到「観光通り」,穿行走到新地中华街,在一家关门的店前面看餐牌,结果人家工作人员一出来,我就被吓跑了,又往回走,走到电车站「西浜町」,放弃挣扎了,到车站边上的一家饺子店吃点什么东西算了。
找靠里面的位置坐下。不久旁边也坐了个老先生。我先点菜的,没想到他的菜先上了。后面我的也到了,但是我看不到盘子里有筷子,于是忍不住说了句日语“筷子呢?”
老先生主动帮我抽出了眼前的盒子。两人低头吃了一阵,他主动问我是不是中国人,于是我们就开始聊天了。
他最初以为我是在日留学生,问我是不是学生,在哪里读大学,后来又以为我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问我工作几年了,忙不忙,对长崎的印象怎样等等。哈哈,我自觉日语也没好到让他误会自己不是游客吧?
他今年 69,以前教日本国语,因为喜欢旅游,但没多少钱,现在还在工作(偶尔批改作文)。
我很好奇日本老人不是都很有钱吗?然后他谈起日本的针对老人的电话诈骗。开始我以为他被骗走了所有钱,替他难过了一番,其实不是,他一直都不怎么有钱,哈哈。
他去过很多地方,早年去过法国巴黎,最近一年去过 英国(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他特意提及这几个地方,确实不是单纯的一个英国可以概括的)、香港、深圳、广州。 就在上个月他去了深圳(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深圳的日语发音)。他很喜欢历史和文化,到每个城市都去逛博物馆,他跟我说在深圳他问遍了所有人,都说不知道深圳的博物馆在哪里。他非常喜欢广州的博物馆。
我跟他说我也喜欢逛博物馆,今天下午才逛了三个小时。他明天打算去逛,然后坐飞机回东京。东京到长崎的新干线很贵,单程 3 万日元,而廉价航空只要 7000 日元,还是往返!
他自学汉语两年了,虽然自称不是很认真去学,最后还给了我名片。他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是这样结交回来的。还说日后要是还来东京,他可以给我当向导。
因为一直跟老人家聊天,没吃完自己点的面,回到酒店之后,又觉得有点饿,索性去马路对面的全家买了两个饭团。没想到在店里遇到一个流浪汉,身上味道很大,但是呢,整体看上去比中国的还是要干净些。
第四天
早上去和平公园,还没爬上山,就发现有很多中学生一班接一班地走下来,应该是(外地)学校组织参观吧。
和平公园前有一个和平喷泉,题记是躲过一劫的女孩在日记里写的“喉咙干涸难耐,可水面上浮着一层像油一样的东西;但是我真的很想很想喝水,最后连油跟水一起喝了进去”。我觉得这样一句话比和平雕塑更打动人心。
公园周边还有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雕塑,有一个雕塑上面有这样一句话:
冬を胸に 春は希望に満ちる
每个字都读得懂,但实在不知道怎样翻译好。
原本我没有计划看原爆纪念馆,因为料想会很残忍,自己承受不了。但最终还是走了过去,走了进去。纪念馆的入口设计很好,螺旋往下,墙上镂空着时间,越往下越接近 1945 年。在领 voice guide 的时候,脑子突然搭错线闹了个笑话:竟然对工作人员说自己是日本人。
参观的时候,恰好馆内也新进来了一群中学生,挺吵闹的,跟这场合不搭调。看来日本人温文有礼守规矩只能用在绝大部分的「社会人」身上,全世界的小孩子都是一样调皮倒蛋。只有在放映室,所有人都很安静,因为里面播放的影像实在是太具冲击力,无论是被夷平的城市,还是碳化的人体,都让人不禁要捂住嘴。
资料上说距离爆炸点五百米的范围内,风速能达到 170m/s ,实在难以想像。而受射线伤害的人,一辈子都有肌肉瘤,就算动手术切除,还会再长出来。
从纪念馆出来,走到爆心地公园,上面简单地竖立一根石柱,在六十几年前,原子弹就在它的正上方爆炸,如今它附近却有一群肥鸽子在大摇大摆走路觅食,早已忘记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毁天灭地的一瞬,不过这样也好。
之后想去看看教堂,都已经走到浦上天主教堂面前,还是觉得可能会引起误会,我终究没有天主教信仰,还是不要进教堂的好。
回程时,在「平和公园」站遇到几个西方外国人,看得出他们打算坐电车回市区,出于习惯跟我一样横穿铁轨,走到西面的站台等车。我一看车站的指示,发觉应该走回到东边的站台坐车。我想他们几个这么聪明,很快也会跟在我后面回到东边,果然。
原本打算去中华街看看白天有什么好吃的,结果走了一圈,都是些中国人平常吃的炒饭、肉包饺子等等,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实在不舍得花千把日元吃经常能吃到的东西,况且还一定更好吃。于是往东边的山上走,有些小巷看着还是挺不错的,但饮食店都没有在一楼的门店,全开在二楼,自己真没勇气推开他们的门,万一人家这个点不营业,万一是黑店呢(被害妄想)?
东边的山上全是寺庙,这些寺庙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样,还没看到庙门,映入眼中的全是密集的墓碑,当地人把寺庙当成了墓地,平时不会登门拜拜,只会在死者忌日才会去看看。
一直走到崇福寺门前,阳光很热烈,虽然崇福也是当地名胜,但实在不敢进去,于是调头就走。走了一路,都下午一点多了,还是没有吃到中午饭,越想越气。坐电车回长崎车站前,吃吉野家!还别说他家的牛肉鲑鱼定食性价比很高。
前一天就想逛逛长崎的美术馆,不过那时太晚了。于是吃完饭又过去,可惜美术馆大部分区域在准备即将举行的大型展览,都不开放。我想着反正没什么事,还是进去了。逛了一圈,感受不深,特别是现代西方的一幅抽象画「茶の上の黄土」,看着简直就是侮辱了自己的智商。原来我是想着到美术馆的屋顶看落日的,可惜现在又不开放了。
从美术馆出来,才不到四点,回「萝彩都」商场附近找自动贩卖机,买了罐咖啡喝。走到海滨公园,这次找到草坪边上的一棵大树下躺着,闭眼感受太阳晒不到你,周围都沐浴在阳光下的快感。
坐起来,发觉不远处的海港停靠着昨天还不存在的巨大邮轮。越走近看越觉得它很高大,有二十层楼那么高。刚好上面的游客团走下来,看起来他们会跟着导游先到某个地方,然后再自由活动。
会过他们后,我往东边走,虽然都是些不认识的小路,但一点都不觉得紧张,因为自己有自信朝着大致方向走,总能走到自己有印象的地方。
走着走着,于是我又到了中华街。还是没有找到想吃的,于是坐电车回到长崎车站。电车通票只要一天坐够四次以上就值回票价,为了达成这点真是丧心病狂。
在吃中午饭的时候,看了一眼商店街的地图索引,发现这附近有一家只要 3000 日元就能任吃的烤肉店,特意晚上再试试。可以走到地图上的位置时,才发觉门店的名字换了,难道是倒闭了?自己又没勇气进去问问。
不甘心又跑去车站西边看看,又是一无所获。这天真是被自己(耸包)气死了。最后,我竟然又再吃了一次吉、野、家!
不过在走来走去的过程中,看到每个区域里都有一家临街店面是摆放(看上去像)庆典用的祭品,穿上庆典服装的人会在门店维持秩序或者交通。而且总有人停下来摆几张照片,有的点地方还排起队进屋里(寒暄几句、签个名,喝点酒),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入夜时分,围观的人就更多了。有的地方,人群把一半的路都堵了。
走到大黑町,看到类似的场面,而且人们都围着一艘木船拍照。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回事,又不敢直接问群众。于是等了很久,找到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工作人员。用蹩脚的日语问这是什么回事。他见我是中国人,反而很热情地介绍起面前的那只大船。说这是中国的船。很久以前,福建商人的船会停泊在长崎,做生意。宫日庆典时用抬这只船来向天神祈求航行平安。到时候,船头会上一个小孩子。
吃完饭还想去居酒屋吃烧烤或者喝酒。于是坐电车回到酒店,就下车到附近找找看。跟着人流走,我一开始以为他们也是下班之后跟我一样想法的本地人。结果没走多久,就听到不少人喊叫声和哨子声。越走越吵闹。
走到一个转角,一看。哇,这绝对是我这次日本之行人密度最高的场合。真的水泄不通的地步。原来这又是另一处庆典展示场。
虽然人非常多,但人流本身是有规律的。绕成一个圈顺时针在展台前走过,绝不停住不走。
我骗了杯水喝。另一处摆摊卖庆典用的扇子以及其他小物件,小朋友非常卖力。以及临走时(跟别人一样)向工作人员道声辛苦了。结果咬舌头了。我一直都不敢说太长太快的句子,因为总会咬舌头。(比如 你辛苦了,多谢款待)
回到酒店对面,马路对面的街角就有一家居酒屋。我犹豫很久,最后还是推门进去了。这家虽然小了点,但人气相当好,后面来的人要么被告知现在没有位置,要么只能跟陌生人拼桌。我觉得只有在饭桌上(特别是夜晚喝酒的饭桌上),日本人才会放得开。搭桌的陌生人,不到两句就聊开了。就算隔着桌子,陌生男女之间也能搭讪打趣,这点中国人都做不到。
在点菜时,我脑子有点短路,连服务员口中的 さかな 都不知道是什么。。。出了个大洋相。
他家的烤串挺好吃,就是不能单点,要来就得来一套。无奈我只能另外点了两块炸鸡,没想到还挺好吃,一咬开热气腾腾的。(炸鸡跟啤酒很搭)唯一不好的就是我喝了太多水,急着想去厕所。。。
第五天
如果想泡温泉的话,我建议住在别府或者大分。如果在别府的酒店贵,完全可以住在大分,然后带上毛巾替换衣服,坐列车去别府泡。
早上出发到由布院。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天气都不好。下雨,还刮风。可以说毁了我的行程。
交还门卡,一出门就发现下着小雨。发现一个外国人在等红绿灯,见他没带伞在那里淋雨。于是走到他旁边遮了一下他。同时说了声 Do you need umbrella ? 。(虽然我不知道正确的说法,但这样说他应该懂吧?)
我只遮到他过马路中间,因为我要坐路面电车走了。
我坐到鸟栖。这次我学乖了,能在检票员问我时迅速回答。只是轻重音发错了。
来到鸟栖站时,时间还早。天气有点冷,发现月台中还有带空调的候车室。进去坐着等车相当舒服。
北九州列车周游券应该可以指定 6 张指定席座位。但我只用了一次,就是用来坐由布之森,因为它全部座位都是指定席。也不是对由布之森有什么特别的情愫,只是只有它能坐长崎到由布院。
由布之森是观光列车,结构布置都跟其他特快列车不太一样,整体看起来宽敞明亮很多。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明明是指定席,一个女人还坐了我的位置(她坐在我的位置,还用手提包占了她旁边的位置)。最初我不清楚她是哪国人,用日语跟她说了声“对不起”,她就把手提包拿开,怕跟她说不清楚,只好坐在她旁边,后来才知道她是中国人。。。我还是太耸了,当时就应该不管她是哪国人,都跟她说清楚,毕竟我的是靠窗位置啊!
观光列车比普通列车还多了的东西,一是可以到某节车厢买东西吃,二是到了某个景点会有服务员还提醒看外面。然后我什么都看不到。
由布院是个小镇,坦白说,这里的外国人(韩国人、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要多。我比较早到旅馆,还不到 12 点,房间还在打扫, 1 点之后才能入住。
在放下大件行李之后,我索性就坐列车去大分跟別府。先在由布院的一处小摊吃了一只炸虾和一串烤鸡肉。
然后回到列车站。在车站看到一对情侣走进月台拍照,但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月台入口的指示牌写着“进入月台前要先出示车票”。当工作人员请他们出示车票时,他们好像也听不懂日语,于是被请了出去。场面相当尴尬。
由布院到大分,坐普通列车要一个多小时,中间停了很多个小站。我很惊讶从这些小站上来了来自好几间中学的学生。看样子他们是在大分读的中学,平时坐火车上学,总感觉不可思议。
列车穿行在山间,很浪漫。
大分车站,从整体上看,其规模和气派仅次于博多车站。车站门口有个金鸡和鸡蛋雕像,车站广场也有幅 16 世纪(?)的世界地图。从车站出口处领了本小册子。圈了一条路线走走。
大分是个有艺术氛围的城市,这点从人行道地面每隔几米就有一块印着板画的地砖就能看出。
大分有个公园叫游步公园,就是一条大道,在大道的中间还有一系列的雕塑。
大分的府内城也在为不日举行的活动在整修,虽然我也没打算进去逛逛。在府内城对面的大街(昭和大道)上,看到了市民互助组织的营业门店,感到很新奇,同时看到它的业务范围,感觉当地老年化也相当的严重。
匆匆走了一圈,在车站前的一间章鱼烧小店买了一份铺满葱花的章鱼烧。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整间铺只有她一个人。我在的时候,因为人客不多,看样子还应付得过来。感觉以后自己开一间这样的小吃店也不错。
因为天气不好,而且明天去逛的话还得处理行李的事(要么拖着走,要么到大分车站找地方寄存),于是在吃章鱼烧时想在今天之内也一并把别府也逛了,事后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
坐列车到别府,别府离大分很近,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一走出车站就是公交车站。
但是我完全没研究过怎样到想去的几个“别府地狱”,匆匆研究了一下路线,发觉能到目的地的公交到了,就跟着别人一起上车。刷的还是 suica 卡。
上车没走几站我就后悔了。因为这车虽然说是旅游专线,但竟然会停接近 20 站才到第一个“地狱”,算下时间,就算 2 分钟一个站,现在都 4 点了,去到景点都快关门了。
加之还下着小雨,路又有点堵,真是又气又没办法。只能怪自己冲动了。
4 点 45 分去到目的地。下车还付了 560 日元。自己又没勇气再花钱看 10 来分钟的“地狱”,而下一趟车又得等 20 来分钟。于是就索性撑着伞到处。后来发现这又是另一个错误。
原来别府的几个“地狱”都在不高不陡的山坡上,我决定先走下山再找回大分的公交站。其实在下着小雨的天气闲逛别府还是挺不错的。这里真是遍地温泉,不少房子的烟囱都喷着滚滚白雾,连路边的沟渠都冒着薄薄的热气,伸手去摸还能感受到温暖。路边就有收费的浴场,只需要 100 日元一个人。可惜我没带浴巾。
等我走下山,才发现别府很少公交车站(所谓车站就只有路边一个站牌),也没有路面电车,更没有地铁。谷歌地图告诉我要么走回去,等 20 几分钟的公交车,要么走个 4/5 公里到另一个公交车站。
更要命的是马路并没有人行道,车还开得飞快,防不胜防就溅你一身水。我没走多远,鞋子就全湿透了。
一路上除了车就没几个人,感觉自己被这小镇抛弃在这坏天气里。路上见到全家超市,发现超市前面是个停车场。自带停车场的超市,印象中只有在美剧中见过,地价不便宜还真玩不起。
走着走着,发觉自己可以走到别府大学列车站,直接坐列车回大分,而不是某个公交车站,转车回别府列车站。
谷歌地图是个很不错向导,它总能找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存在的捷径、小路。我沿着它指的路,扎进了一个居民区,走通一条只有一米宽的小路,终于来到别府大学列车站。
这时也恰好大学生放学回家。原本以为先到站台的人在排队,其实并没有,后来的人都是随便哪里有空位就往哪里站的。
期间一辆特快列车穿行而过,站台没有护栏,突然被空气打了一拳,列车快得连车窗都看不清,它走之后就只留下一头被吹乱的头发。好危险。
穿着湿透的鞋又回到大分车站。先去一趟厕所。大分车站的厕所中午来过一次,厕所外面的墙面很卡通可爱,可惜我不敢举起手机拍照(怕被误会是变态),而洗手盆有三个功能:左边喷头出洗手液,右边喷头出清水,靠近身子的缺口吹风。洗完手,还留有一丝奶油蛋糕的香味,这么强大的洗手盆还是第一次见到。
在车站内商店门前走了两轮,选了间人不多不少,价格也不贵的店吃晚饭,我通常都是装作看一遍菜单,然后点了店家推荐的那款,比如这次吃的是大分的乡土料理 とり天 (鸡肉天妇罗)。
吃完饭要坐的车还没有到,绕着车站走了一圈,发觉有很多中学生承包站内的候车室的块区域,做起了作业。
坐车回到别府,又是一阵大雨,好不容易干了一点的鞋彻底湿透了。我感觉这一天真是糟糕透顶!
住的是日本传统旅馆,在玄关就得脱鞋。但是我只有这一双鞋,无法想象第二天还得穿着它到处走。不过这家旅馆的门厅都没有人看管的。我打算先回到房间拿个袋子偷偷地装回去再想办法弄干。
我还是第一次住日本传统的和室。一进房间,打开灯就吓着了,我在日本从来没住过这么大间的房!面积至少是昨天住的三倍。放好东西,照着日历上的图示,穿上了(对我来说)很大的和服,先走到玄关把鞋子收回来,一路上真没遇到人。
然后再去泡旅馆的温泉。坦白说,我是挺失望的,温泉是半露天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面正在下雨,真的就是“温”泉,水温二十来度,是我泡过的最凉的温泉。要不是旅馆在由布院而且这水像是不要钱地往外地下流,我真怀疑这是假的。
有一点点的好处就是,整个温泉只有我一个人在泡。洗完回房间,把鞋子晾在空调下方,然后调成“吹风模式”开足马力狂吹,一个晚上应该能干,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机智。
日式床铺是在榻榻米上铺上两张被子,对在广东长大,小时候夏天经常睡地上的我来说一点不适都没有。睡前看了下电视新闻(电视离开桌子三米多,真不习惯),得知台风越来越近。很忧心明天的行程。只好安慰自己,能有今天这样糟糕吗?不可能!但今天我也幸运地熬过去了,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担心呢?
第五天
一夜无梦。早上醒来,发现外面大风小雨。鞋子虽然已经被空调吹干,但一走出去恐怕又得湿透。
其实之所以选择由布院,是想看看早上的金鳞湖。虽然天气很不好,但也要去一去,就当成是打卡吧。
一手举伞,一手抓着手机,看谷歌地图,旅馆离湖很近,五分钟就能走到。湖边没人,不过景色令我大失所望。看起来其实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水湖。说好湖面的雾气呢?是因为温度不够低还是风太大,还是我来得太晚了(8 点半不到)。
来的时候鞋子已经被打个半湿,连绕着湖边走一圈的兴致也没有,索性走回旅馆。这湖还不如旅馆前的一条小溪有意思,有只水鸟站在溪里一动不动,看见我来也没反应。
回到旅馆收拾好,就退还钥匙。门厅里也没有人,除了进来旅馆时见过服务人员,这两天真没见过相关人士,感觉日式传统旅馆好省事啊。走到列车站,等急行列车回福冈。
刚走到车站,就有日本人问我能不能帮他俩拍个照,要把车站站牌拍进去。(因为要走出站外拍,在拍照前他还问我,我的行李没事吧。我看车站没什么人,就回了句“没事,大概”)
离列车到站还有半个小时,肚子有点饿,但附近好像没有便利店,于是又到自动贩卖机买了罐加糖的奶茶。
车站候车室有老年人画作展览。里面的水彩画、油画大多出自八九十岁老人之手,也有一一两幅的作者一百来岁了。有些画得还真不错。
就算在由布院中途上车,自由席还是有一大堆的空位。我拖着大件行李箱,进门一看靠边车门的座位没人,就把行李箱塞到座位的后面。
吹一个晚上,好不容易才干的鞋子又被打湿了。幸好整排座位只有我一个人,偷偷地脱了鞋,让它自然风干。
原本想趁着台风没来,直接坐车到小仓,然后到下关唐户市场的。但算了下时间,从由布院出发,沿着铁路线,好像无论是逆时针走,还是顺时针走,到唐户市场都得快下行 1 点。市场都快关门了。而且我还不确定台风会不会影响市场营业。
所以还是先回福冈再算了。
回到福冈,才 11 点多。从今天起要住三个晚上的青年旅馆,这时还没有到入住时间。得先寄存行李箱。装好博多车站有很多 コインロッカー (即英语的 coin locker), 24 寸的行李箱只能放到大柜子里,一次性收费 700 日元,只收硬币。贵得有点心痛。
因为没有硬币,又去车站里的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这趟旅行吃得最多的就是饭团了。
饭团留着下午饿了才吃。正常点的午饭还是要吃的。在博多站内商店转了转,发现一家在卖很便宜的亲子丼,才不到 700 日元。自己好像没吃过亲子丼,于是就去试试。没想到生鸡蛋是服务员捧着一个篮子来让你自己挑的。
幸好自己打过鸡蛋。这鸡蛋除了干净之外,从外面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打进饭里拌着吃却一点都吃不出腥味。又滑又稠的感觉真有点怪。很奇怪日本人是怎么发现这种吃法的。
计划先到青年旅馆踩踩点,免得到时候打不着地方。在衹园站下车,看着地图走,最后没想到又回到第一晚入住的旅馆附近。原来要入住的旅馆就在我经常路过的上川端商店街里面,甚至我在它面前走过至少 4/5 回了,只是我一直没注意到。
走得有点累了,于是在商店街里面的一个停放着大山笠的小广场里吃了一碗红豆绿刨冰,还不错。
决定去福冈博物馆。出了西新地铁站,跟着地图走,会经过一所教会大学。隔着围网可以看到学生在操场上做社团活动,很热闹。
博物馆门前有好几座雕像,每座都有简短的命名,如胜利、自由,一看就是欧洲人的作品。我比较在意的是在如此保守的日本社会,展示裸体女性雕像为什么会没问题。在大分的中央大道边上也有一座裸体女性的雕像。
大概别人把艺术和色情分得很清楚,不会神经过敏吧。
福冈博物馆有很多的内容都是跟中国大陆或者朝鲜半岛有关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出土文物都有源自西面文明的痕迹,明显能感受得到从日本闭关锁国到二战之前这段时间,福冈博物馆的内容相对失色。
刚一进馆就能看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印。上面写着:漢倭奴國王。日本人考证过这枚金印的历史,应该是后汉光武帝授与渡海寻求庇护的(“倭”民族的“奴”部落的国王的)使者。
奴国时代福冈的墓葬形式也很有意思,一大一小两个罐子,就像装胶囊一样把蜷缩着的死者包起来。有个出土遗址里上百个这些胶囊错乱又密集地堆放在一起,就像个乱葬岗。
福冈在幕府时代的城池早已消失,较宽的护城河变成了今日大濠公园的湖。
福冈有个习俗,就是每年七月抬山笠,以前的山笠相当的豪华、夸张,高度超过 10 米。不过后来因为市内架设电线,太高的山笠已经不再出现了。对男孩子来说,臂膀能不能够到山笠的抬杠(继而参与抬山笠)是一个长大的标志。
看到这个说法,想到自己,这样的话我可不是永远也没长大?
回去的时候,顺便逛了一下天神附近,本想着找吃晚饭的地方,但才发觉都是些购物的商场,吃的门店反而没找着。钻进地下超市,看到超市里卖的便当还很便宜, 350 日元左右就有海鲜相伴,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比饮食店里的便宜多了。
差点在地下商场迷路了,好不容易钻上地面。再走回地铁站坐车回博多。
虽然说是第二次住青年旅馆,但之前是跟朋友几个一起住。这次只有自己一个,总担心遇到坏事情:比如东西会被偷、晚上有人很吵等等。可能是因为外国旅客比较多吧,这家旅馆的工作人员英语还算好。旅馆的一楼是酒吧,因此会给入住的人送一杯 welcome drink 。
房间用的是数字密码锁,我曾有一瞬间很好奇他们是怎样管理这些密码的。不过在放好东西之后,肚子就饿了,决定在附近找吃的。
又去光顾刚来第二天时去吃过内脏火锅的那家居酒屋,按惯例先来一杯啤酒,再看着菜单点。少不了我印象深刻的烧章鱼腿。
吃完去栉田神社逛逛,我发觉什么时候、就算是晚上 9 点去,也会看到有人在参拜。
早早回到旅馆,因为没带牙刷和拖鞋(忘了青年旅馆不提供这些东西),就到一楼买,幸好不贵,也就 300 多日元。
洗完澡,发觉住的房间虽然是 6 人间,但直到晚上 10 多,还是只有我一个人。明明老板说了房间住满人,而我是倒数第二个入住的人。
我躺了下来,可能是因为不安,以及有点热,直到晚上 12 点多都没睡着。
直到凌晨 2 点,终于有人回来了,而且他们几个还用像白天一样的声量说话。灯还亮着,我就应该把它先关了!一想到第二天还得早起,我就只剩下悔恨,为什么当初不早点订酒店,这样就能订间好点的了。
我也不清楚自己几点睡着的,但我知道这几个起得比我还早,早上 7 点半他们的闹钟就响了。
倒数第三天
原本想去下关/门司港 的,但是那边的航船都停运了。 转而去熊本。在月台上还看到一枚硬币。特快列车上会播报延误信息,只频繁程度和语气,让人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其实也就延误了一个小时不到。
熊本的路面电车也能用 suica 卡,工作人员的英语也不错。
风很大,还夹杂着小雨点。我走了两转商店街,只为吃一顿马肉。但是看到很少店家有卖,而有卖的那家竟然需要两人份起做。于是去吃了连锁海鲜店。第一次吃大大粒的鱼仔,真是很有意思,里面是有点酸酸的。
两点要回到车站坐车回福冈。没想到在车站就看到一家吃马肉刺身的店,单点了一份。吃着像牛肉跟鸡肉的结合体。
乘车回到福冈,风小了很多。直接转乘地下铁到福冈 DOME 。虽然只有 3 点多,不到 4 点。但已经看到三三两两的球迷去球场了。我也省得看地图找球场,跟着走就行了。这些球迷有穿球衣的,有带打气助威的工具,有组团来的,也有独自来的。
来到球馆外面,发现已经有相当多的在排队了,有入场的,有兑换礼品的。我还没有取票呢,到一个自动售票机里先取票(幸好自己懂一点日语)。
每一种区域的球票都是长得不一样的。6点才开赛。现在进去太早,于是在球馆边吃早上买的饭团,再买瓶咖啡奶茶。
看着所有人进球馆前要接受背包检查。轮到我进场时,我听不懂检查的小姐姐说的日语,非常尴尬。而她也只会出日式英语,她说了两三遍,我才知道原来是 "bag check"
进到球馆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里面都是食品店!卖什么的都有。每家店前面都排长队。虽然已经吃过了,但不好意思空手坐着看比赛,于是我走来走去才决定买一盒章鱼烧和一杯啤酒。
还没开赛,就见到传说中的啤酒妹。原来她们不只在离场的通道中设摊待客。还会身背酒桶到处叫卖。非常有活力。这个职位除了女性,还有个别男性。但看起来成绩比不上女性。
开赛前有全场直立奏国歌的仪式,感觉日本的国歌也没坊间传言的那么难听(至少听着不像哀乐,而已比较短)。
还有开球仪式。可惜投手直接把球扔地上了。
我买到的是 A 级球票,在一垒外侧的位置。可以同时望到右侧的主场球迷专席和左侧的打者,对面有一小块是客场球迷的专席。球迷专席里面坐着的几乎可以说是专业的啦啦队了。各种带节奏。双方在对方进攻时都偃旗息鼓(其实是充分休息、抓紧时间去厕所)。
主队有两套通用的加油助威歌,把球员的名字填上去,合上鼓点节奏就全场唱。有些时候也会唱起球员专属的加油歌。比如将这场比赛之后退役的二垒手 本多雄一 。轮到他击球、跑垒时,观众就非常配合和兴奋。他表现也很好,一度占领了三垒,可惜最后队友被接杀,三出局终止了进攻。
来看球之前,我都不知道这场比赛的重要性,以及双方在联赛中的成绩。之后才知道我看了一场非常不得了的比赛。主队常规赛排第二名,对手是第一名,而这场是主队常规赛最后一场,并且是主队一名的球员告别赛。
比赛也相当精彩,主队在第三局先是 2 - 0 落后,然后凭借一记本垒打反超比分 3 - 2 。主队全场轰了三记本垒打。以 8 - 3 结束了比赛。
坐我旁边的是一个50多岁的大叔,他很喜欢向啤酒妹买酒,比赛中至少买了 4 次,他还自带两个塑料扩音器,既可以用来向队员加油,也可以当棒子相互敲击助威。他主动向我搭话,说这场比赛精彩吧?
于是我们又聊起来了。说起中国相关的话题,他就知道北京烤鸭跟成龙大哥。
我们在主动击出全垒打的时候还激动地相互击掌了。
最后主队赢了的时候,按传统主场观众会放气球,大叔还给了我一个气球。看着自己的气球跟其他人一起飞向天空,发出啸叫声,感觉既兴奋又相当的浪漫。
还是大叔,告诉我比赛结束后会有本多雄一的退役欢送仪式,让我别走。
这个仪式也很感人。有回顾他的职业生涯高光时刻的,有来自很多人的采访,有现场教练、本人的感言,有队友、女儿的送花,有队友们一起让他本人——跟他的应援歌所说的一样——起飞。
最后竟然还有放烟花!
最后散场离开球馆时,虽然有很多人,但因为外面几乎找不到垃圾桶,所以大家都会把装食物的塑料袋扔到球馆收集垃圾的地方。
散场时虽然人多,但也只是移动得慢而已,一点都不挤。
倒数第二天
已经很适应住青年旅馆了,其实只要把床帘一拉紧,做什么也没人知道。晚上嫌太热就只盖一半的被子。把耳塞也戴上(把耳塞装到包里,是我为数不多的好习惯),就能睡到自然醒。
其实今天我没什么计划,是到能古岛还是福冈塔还是什么其他地方完全没想好。不过我打算早上去大濠公园转转,转完再想下一步吧。
洗漱完照例去二楼喝杯速溶咖啡再出发。
今天早上二楼的有几个中年大妈在大声开心聊天,没想到青年旅馆也会有上了年纪人来住,更想像不到是大妈。
把最后一张福冈地铁一日券刮开。坐地铁到大濠公园站,往南走,再穿过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园就到了大濠公园。大濠公园由一个湖和贯穿其中的一条走廊组成。一大早就有人绕着湖跑步,我去的时候还有小学棒球队成员一起齐跑。湖边有一条一米宽的浅浅的水渠,渠底干净、水质清澈,远远反射着着点点金色的阳光,近看却像是一块流动的厚玻璃。
跟中国一样,这湖边也少不了爱好曲艺的老人,有意思的是他们用树叶来吹曲子,吹的是日本名曲《故乡》。
也有人在用旧式收音机放些既不像太极拳又不像广播体操的音乐,在草地上跟着解说动,我听得出来是中文。现在中国的大爷大妈都不用这些音乐了,没想到在福冈还能碰到。
湖边有树荫的地方,有人带了面包屑喂小动物,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肥鸽子、麻雀、锦鲤、乌龟、水鸟,都不怕人的。
有一条走廊连接着几个小岛,把大濠公园一分为二。我想到了春天,在走廊上看樱花在两岸盛开一定会漂亮吧。不过现在就只有人在水边钓鱼了。见过不少地方,水边都是禁止钓鱼的,没想到这公园开辟了好处供人们钓鱼的区域。
走完大濠公园,本来打算去能古岛,但查了下路线,感觉到了岛上公园至少要 2 个多小时。花时间太多了,犹豫之下,最终还是决定转而去福冈塔。
还是坐地下铁,才发现福冈的地下铁有很多趟区间车,从时刻表上看,虽然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车,但几乎相邻的车次都带上不同的标记:方块、三角形、圆形、圆圈。看得人眼花。后来才知道其中的差别大多是列车的起、终点站远近不同,两点之间停靠的站点是一样的。只要确定要到的站点在中间就可以大胆上车了。
从西新地铁站出来——这是三天内第三次到这个站了——就看到十字路口的对面有穿着传统节庆服装的工作人员在维持交通,直觉告诉我又可以凑热闹,刚好肚子也饿了。就先吃个饭再去塔那边吧。
原来今天是这一片街区的市集日,商铺会有些优惠,同时有人在街道中间摆摊,有卖干制海鲜、小饰物的,有搞抽奖的,有钓水球的,甚至还有摆出用 VR 虚拟过山车的机器。我在一个摊子买了份用铁锅炒的鸡肉,同时买了杯啤酒,在这个摊子不远处,两幢房子之间的空地上,还有一个由三人组成的乐队在演唱。显然他们是市集主办方请来的,空地前面摆了很多桌椅。很多人都是在周围卖了吃的,然后坐下来一边品尝食物、一边享受音乐的。我也一样。
主唱是个女人,歌曲应该都是原创的,听着有种慵懒、轻松的感觉。天气也很不错,要是我不坐在太阳底下就更好了。
吃完午饭,沿路返回。从车站到博物馆这条路也走三次了,原来博物馆前面的旁边有一大块空地,这时有一群小学生在练习棒球。电视中看到的通常是投手和击球手之间练习,现实中涉及人数更多、占地方更大的是内野跟外野防守人的接球练习,教练一挥棒打球,外野手就得跑老远,然后还得用尽力把球扔回来。看起来也很累。
在博物馆旁边的是图书馆,两者之间夹着一条叫做 海螺小姐 的街。名字出自以福冈为背景并首先在福冈当地报纸连载的著名四格漫画,跟中国的“海螺姑娘”没什么关系。
街旁靠边图书馆的一侧有条人工水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上游放水下来,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条小溪。
再往前走就走到福冈塔了。这塔就像棱镜一样,很高,站在塔下附近,用手机都照不到全景。
刚好今天在举办爬楼比赛,吸引了不少人在塔下排队报名,从地上爬到顶层,要爬 123 米,很佩服这些年轻人的毅力。
我选择了坐快速电梯上去,外国人出示护照,还有门票优惠呢。
电梯内有导游日语解说,勉强能听得懂,比如塔高、塔上有三个楼层等等。
首先上到的最高层,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里可以安装一个 观景 APP ,使用时打开蓝牙,然后朝着塔外面转动,APP 会实时显示当前朝向的位置有什么建筑、景点,比如福冈巨蛋、博物馆,甚至很远很远的天满宫,点开各个景点,还会显示简介。
这层楼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在角落里摆着的几台扭蛋机,有一台的奖品是 皮卡丘+福冈景点 的限定版。日本成年人看了这机子只会说“好怀念啊”,而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旅游纪念品了,心想着要是得到 皮卡丘+福冈塔 就赚翻了,于是扭了两个。可惜一个路牌,另一个是门司港。不过只要是皮卡丘我都喜欢,把它俩别在背包的肩带上,非常好看。
这时参加爬楼比赛的人已经陆续上来打卡签到了,听有个人说爬了十分钟,五十多层楼爬这个时间也不错了。
下面一层是恋人餐厅,虽然我只身前来,但也得从这一层坐电梯下去。在塔上看博多湾时,就注意到塔的正北面海滩前有一座码头(?),据说那也是结婚典礼的会场。于是走出福冈塔就往那里走。原本是想进去看看,但走近才发现旁边的沙滩上有沙滩排球场,每个场子都有人在打排球。其中一队是 2 VS 2 ,另一队是 4 VS 4 ,打得都很好。于是就走到旁边看。
4 VS 4 这场一边各一个女性,打得一点都不比男的差,虽然做不到扣杀,但二传很准。想起大学时选修过排球,一班人很少能像样地打几个回合。这里扣杀、飞身救球,经常打得难分难解。
来福冈之前,就听说国内最低福冈的城市是成都。但此时此刻,很难同意这种说法。我曾经在成都生活过 3 个月,就物质生活来说可能两者相差无几,但精神生活丰富度成都差得有点多。
从海滩回来,已经下午 4 点多,回到博物馆前的那片空地发现小学生们组队打起了棒球赛。我在本垒后面看了会儿。这些业余选手很难抓住滚地球,往往球打穿一层防守,就飞出老远,对面得分很容易。投手倒是有模有样,时不时投牵制球。
吃晚饭前,还得帮同事跑腿买点化妆品和药。所以去博多车站附近,来福冈第一天就到这里看过,感觉有很多大型商场。首先去阪急百货买粉底和脣膏,坦白说这是我第一次买化妆品。原来这些化妆品专柜都要领号码排队等专人来服务。我一个男的在一票漂亮女孩子里等怪不好意思的。我不试色号、又没搭配上面的问题,给服务员看个产品图片,说个具体型号就行,时间都花在排队上面了。
博多车站有独立办理退税的地方,在阪急 M3 层。因为这方面的日语不过关,当服务员敲了一阵计算器,告诉我可以退税 600 多日元时,我还以为她要收我这么多钱的手续费,于是掏钱给她,最后搞得大家都一脸茫然。提醒一下,退税是不需要交手续费的,退的钱会沿路返回,第二天就到账了(比如我用银联信用卡,就会回到银联信用卡)。
博多车站内卖当地特产的店铺实行另一种免税的办法,只要买够多少钱就行,当时我挑了好几大件吃的,最后又添了个近千日元的挂件,才够得着这个免税线。
来福冈之前,看过很多攻略,里面都提到过“屋台”。有好几晚我都在福冈的大街上瞎逛,却没有看到过一处屋台。因为谷歌地图上显示有中洲的南面有一条街叫做“中洲屋台横丁”,从海边回来,我决定去那附近逛逛。
沿着河边向南走,发觉人流越来越有规律,就知道自己没走错地方了。不过人实在是太多了,近十个摊档,每一个都坐满了人,外面还有几个人在等位。这令我很不爽,不能悠闲地吃东西,我宁愿不吃。
于是我走了。到附近路边一家拉面店吃拉面。这家的拉面是我最近一个星期吃过的食物中,口味最重的。盐放多了,我又不知道是不是这家的特色就是这样,所以只好默默吃完面,汤留着。
店里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各种硬度的面,相应地要煮多长时间。
我经常吃的「かため」,要煮 20 秒,感觉还没完全熟透。最硬的那种「ばりかた」竟然只煮了五秒钟!
吃了碗拉面还没饱,回到商店街附近转转,发现有一家店铺门前用一块木板(用日语和英语)写着「今天只招待日本客人」。日本的店铺真有性格,比如除非写明年中无休,一般的小店都会有定休日,来到福冈的第一晚,台风刚过境,也有很多店铺直接写明因台风关门一天的。要是中国人开的店铺,绝无不做谁谁谁生意的道理,也没有每周定期休息的规定,甚至连开关门营业的时间都不定(开门越早越好,关门越晚越好)。
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商店街里,好几天前就发觉这街里有一家店非常有人气,经常看到有几个人坐在外面的凳子上等位。只是卖的东西我不是很感兴趣:饺子。
日本人把饺子当成一道菜,吃饺子还会搭配米饭。要是像中国一样,把饺子当主食,估计会把自己吃破产,所以我一直没去尝尝。不过今晚有了一碗拉面打底,来一碟饺子当夜宵也不错。
运气也确是好,刚看到外面没人排队,进去又遇到一个两人桌刚收拾干净,就自己坐了下来,跟在我后面的又得在外面等位了。
这家饺子店——除了不能抽烟——看着更像个酒馆,桌上都摆着啤酒,人人大声说笑,环境嘈杂。饺子是煎饺,吃着就跟国内普通煎饺差不多。啤酒无论价格还是味道也很普通,令我难忘的是一道凉拌猪肚的小菜,它用碾成末的柚子皮(?)做蘸酱,口感清新、微辣、回味无穷,最重要的是我从未吃过。日本人在小菜上面的花样和造诣令人印象深刻。
我挺怕跟陌生人共处一室的,所以一直没用酒店的 welcome drink ,也没打算用,想想坐在吧台,要么找人搭话,要么等着被搭话,从旁边看会觉得很热闹,但不想参与其中。所以吃完出来,又来到栉田神社。从南神门进来,就会看到神社主殿旁边,供奉着一座巨大的山笠,夜晚在它面前走过时瞧一眼感觉挺阴深的。前几天看到一个女人在山笠斜对面会馆的台阶上坐着抽烟,虽然我不抽烟,但今晚也有样学样坐在她的位置。原来从这里刚好可以从主殿的侧门看到人们参拜时的样子,鞠躬、合十、许愿、摇铃,可能是离得比较远,也可能摇铃的人没使尽力气,铃铛的响声没传过来,少了分真实感。
坐了一阵,终于还是回去洗洗睡。
第二天一大早,收拾好,离开酒店时,一个酒店员工都没遇着,一楼的酒吧也没人,自己打开门再关上。完全自助,我挺喜欢这种作风的。
商店街有个十字路口,在那里隔着商店街开着两家拉面店。之前吃过其中一家,那家是看菜单点面。这次最后一顿选另外一家,这家门前摆了个贩卖机,要点啥先买票。刚坐下,说要「かため」,就来了一对情侣,看拘谨的样子像是游客。而且是第一次进这种拉面店,因为他俩没买票。店家很快发觉,领他们出去店外对着贩卖机操作一通。
这家店的拉面风味独特,不知道是用了什么香料,不能说难吃,应该说难忘。
吃完出来,到栉田神社还愿。这次旅行一前一后赶上两个台风,虽然行程受了点影响,但最终还算顺利,得感谢一下神灵。
坐地铁到福冈空港,出来之后再乘摆渡巴士到国际航站楼。国际航站楼挺小的,来得有点早,拖着箱子逛了一圈,发现这里也有扭蛋机,但奖品都不合我口味,看来这点零钱我还留着下次用吧。
办理行李托运、换登机牌好像不需要等到指定的时间,要是着急甩下行李,可以先到对应的航空公司柜台问问。在办手续时,工作人员解释说我坐的这班飞机超售了座位,能不能请我改签到下午 5:55 分的那班,改签有补偿(没看清具体数目,好像是几千日元)。一想到我当天还得从香港赶回深圳,就说这个时间对我来说太晚了,我不想改签。
机场的出境安检挺松的,连皮带都不用解下来。
在侯机室闲来无事,就到免税店走走,没想到又买了不少东西。侯机室还有星巴克,门前摆着放满福冈限定的保温杯的货架,并写着买杯子免费替你装满咖啡。我有点心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杯子价格——并没有标示出来,于是就此作罢了。大概高高在上的星巴克觉得在意价格的人不是它的目标顾客吧。
买完东西心满意足坐下等值机。在我面前不远有一家三口人,爸妈和一个像是初中生的女儿,听口音像是香港人。爸妈两个有事走开,吩咐女儿看好行李。这时机场的两个空姐来了,用英语问那个女孩“不好意思,打扰了。这是你的行李箱吗?”空姐还想继续说下去,但我看那女孩一脸茫然像是没听懂,于是自作主张——一边用英语,一边用粤语——当起了他们的翻译。原来提小行李箱登机的乘客过多,空间不足,可能放不下,空姐建议把这个行李箱转为托运,当然是免费的。
最后我跟空姐说女孩的父母刚好走开,她也不好拿主意,要不等他们回来再过来问问。空姐就走开了。
想起自己初中时,好像除了在课堂开口说过英语,还没在实际生活中用过。就算听得懂别人的话,因为紧张,也很难开口组织语言。其实只要大胆开口说就行,只要把关键的几个单词讲对,就算语法全错,人家也能懂。
飞机起飞前有段小插曲,空姐发现有乘客打开自带的食物饮品,就厉声说“本班航机禁止乘客食用自带食物,更何况你喝的是酒精饮料,请收好”。其实除了自带食物,飞机起飞过程中,能做到关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的人也不多,比如坐我旁边的两位,一直在用手机互传照片。要是真的会有信号干扰,恐怕我已经在飞机上死过很多次了。
在飞机上看福冈,感觉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