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

2018-12-24 Lingxian Kong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原文链接 https://lingxiankong.github.io/2018-12-24-2018-summary.html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今天是12.24号,晚上就是西方国家的“除夕夜”,所以今天公司的人格外少,大家在各自家中忙着准备“年夜饭”。你问我为啥我还在公司坚守,因为作为一个仅仅在国外生活不到三年的中国人,对圣诞节实在没有节日感,与其浪费,不如积攒年假等着回国拜访亲朋好友见见世面。昨天还碰到隔壁的邻居老头和老太太,他们说今晚会去女儿家过圣诞夜,跟中国的传统一样,今晚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当然,也是他们的运气比较好,女婿家离得不远,对于其他“留守老人”,也许今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依照惯例,每年年底我都会写一篇年终总结,回顾这一年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同时展望一下来年,不至于将来回忆的时候不知所措。虽然是个人年终总结,通常我也会“开源”出去,分享给亲朋好友以及关注我的人。也许一些人会跟我有一些共鸣,虽素未谋面,但心有默契,也不失是一种缘分。

2017年的展望回顾

还记得在我的2017年终总结最后的展望部分,我列出了2018年的一些计划和愿望,我直接复制过来做个回顾和总结。

  • 心疼媳妇

恩,一如既往的恩爱。

  • 跟儿子有效沟通,引导儿子做事讲道理,懂礼貌

一直在践行,但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三岁多的孩子还不能自律,所以特殊情况下为了沟通更“有效”,会对孩子进行小小的惩罚,比如打手,打屁股……大部分情况下,儿子还是比较讲道理,比如不吃饭就不能吃别的零食,回到家脱了鞋要把袜子放进鞋里并且把鞋放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能动爸爸的电脑……

  • 好好学学 kubernetes,现在的热度不亚于当年的 openstack

今年下半年公司的公有云上部署了 k8s-as-a-service,就是 openstack 中的 magnum。为了掌握 k8s 的知识,我在9月份通过了 Certified Kubernetes Administrator (CKA) 考试拿到了 CKA 证书,算是对自己 k8s 方面能力的一种证明吧。

  • 继续学习木工,再出几件作品

没能实现,岳父岳母回国后,周末基本没有闲暇时间。

  • 学习钢琴,我的目标是争取在儿子5岁之前,钢琴水平达到中级左右吧

没能坚持。学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开始转战备考 k8s CKA,然后就不了了之了。虽然手机里收藏了很多来自抖音的短视频教学。

  • 提升英语的单词量,强化英语口语、听力

在英文环境下工作,口语和听力能力应该一直在提升,倒是没有刻意去背单词,因为单纯的背单词效果太差,很难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隔三差五的会浏览 google news,既了解时势,也顺便学习新的单词。

  • 争取能回趟国

11月份趁年假回去了一趟,主要的目的是吃吃喝喝,顺便拜访亲朋好友。国内经济依然蓬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水涨船高,都在“消费升级”,给平静的惠村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行,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

再过一个月,我们全家登录新西兰就整整3年了。2019年的3月份,我们全家会拿到新西兰的永久居民签证,就是传说中的绿卡,以后可以不受限制的来往新西兰,并且依法享受新西兰公民的所有权利和福利。虽然当时来新西兰时并不是冲着绿卡来的,但不管怎样,也算是个里程碑,给后面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些底气吧。

媳妇依然努力工作,因为是电话服务,她的口语和听力早已在我之上,很多时候我跟老外沟通时,还需要她在一旁指导纠正。因为是澳大利亚工作时间,跟我不匹配,为了方便她通勤,10月份时给她也买了辆车,省的我天天带着儿子到处跑。车是一辆本田飞度,小巧灵活又省油,代步利器,特别适合女生开,媳妇很是喜欢,起名小白龙。当然,她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因为澳大利亚人的种族歧视比较严重,有些人一听到她的口音就态度恶劣,有时甚至恶意中伤,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想着无论怎样都态度平和,尽量帮助别人,但很多澳大利亚人给脸不要脸还是十分犯贱。我总是教她,碰到这种人时,直接一句 fxxk off,然后挂电话,最后想办法在这个人的个人记录里操作一下,让他下次再找银行办事时多费些功夫。当然,媳妇不是我这种愤青和像我一样睚眦必报,她有她自己的方式,无论怎样,也算是一种对心性的磨练吧。

相对往年来说,今年的出行次数比较多。4月份时趁着岳父岳母都在新西兰,带着全家到新西兰南岛 Nelson 附近自驾游,另外,除了9月底回国,得益于自己干的开源社区工作以及公司的大力支持,5月份去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参加 openstack 峰会,11月份又带着全家去了德国柏林。年底圣诞节期间,带着媳妇儿子去新西兰北岛 Taupo 露营,去 Rotorua 玩 skyline 和泡温泉。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也过得丰富多彩。让我没想到的是,儿子在经历了每一次出行后都有收获和成长,让我明白了旅行对于孩子的意义。以前总以为孩子尚小,可能过几个月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去过哪里,有时甚至觉得带着他旅行是个累赘,但事实告诉我,孩子在旅行中的经历和体验在给他增添人生技能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德国柏林。因为新西兰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去欧洲还是北美,都要经历大概30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以及至少3次转机,如果算上转机时间,花在路上的时间会更长。在去柏林之前,我和媳妇都担心,儿子会在途中哭闹,吃不好也睡不好。但结果是儿子出乎意料的听话,该吃吃,该睡睡,玩的时候也特别兴奋。从奥克兰飞上海落地的时候,前排的中国大妈一回头看到小龙珠时特别惊讶,说竟然不知道自己后面还坐了一个孩子,因为没听到儿子的任何动静。在经历了几次转机后,在法兰克福机场,儿子一改往日腼腆的风格,在我和媳妇前面兴奋的边走边唱,还敢主动的跟陌生人戏谑的打招呼。

另外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是露营,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露营。毕竟是第一次,所以没敢挑战那种纯野外的方式,而是找了设施比较方便和齐全的 holiday park,这样自己不用担心喝水、洗澡和吃饭的问题,而是纯粹体验搭帐篷和晚上睡帐篷的感觉。保险起见,在露营前,我们就在自家后院练习过一次,所以到了露营地后一切都很顺利。儿子太小,虽然在一旁一直嚷嚷着要帮忙,但我只给了他一把锤子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营地有小孩儿的娱乐设施,而且我们也拿了足球、玩具和书,白天我们就开车出去玩,晚上回来就在营地吃饭和玩耍。因为是夏天,天黑的晚,所以儿子有大把的户外时间,到了该进帐篷睡觉时,就把书拿出来给他讲故事,他自己再兴奋的唱会儿歌,就慢慢睡着了。两天的露营,儿子从未像在家里一样嚷嚷的看动画片。而且因为天亮的早,儿子在露营的两天里养成了早睡早起不赖床的好习惯,后面住酒店的几天依然如此。

开启人工智能时代

今天9月份的一次回国,让我感受到了国内移动互联网渗透式的蓬勃发展,共享单车、外卖、移动支付、快递……在无时无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也伴随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消费数据。得益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企业的社会贡献,中国的移动支付几乎拥有世界上最牛逼的基础架构,而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手机用户,使中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积累移动应用数据。有基础架构的优势,有数据量的优势,有大量一流企业家的优势,有资本的优势,能干什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人工智能”进入了我的视野。虽然人工智能目前还没能对人类产生什么革命性的影响,但它对未来的影响仍不可小觑。我的专业是云计算,我能看到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的巨大推动力,而且人工智能有可能是未来10年、20年科技发展的走向。作为一个 IT 从业者,我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求知欲。于是从国内回到新西兰之后,我便开始自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并且通过了一系列技术认证。

学着学着我发现,自己对于学习人工智能的决定是正确的。学习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要求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恰巧高等数学是我大学的必修课,而我的成绩还不错;再者,目前很多深度学习平台和框架都是基于 Python 编程语言,而 Python 恰恰是我进入云计算行业之后的主力编程语言;而且,深度学习背后的算法实现和调优,对运算能力是有要求的,而云计算无疑是满足算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自己都觉得,不学人工智能,白瞎了自己的技能栈。

当然,虽然有一些课程认证,自己对于深度学习只是入了门而已,后续找找机会争取将人工智能跟自己的工作以及实践结合起来,做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我叫孔德 Ruohan”

儿子幼儿园有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女老师,在我的建议下,经常使用中文跟儿子沟通,儿子跟她反倒学了一些中文。儿子在幼儿园使用的是 Ruohan 这个名字,之前总是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儿子会说:Ruohan。突然有一天,在接他回家的路上我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孔德 ruohan。我刚开始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听到他同样的回答才让我忍俊不禁。我想着这肯定是在幼儿园跟老师学的,因为我跟媳妇怕他混淆,从未教过他中文名字的全称。当然,我也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儿子说话的时候有点台湾腔,比如:你在干嘛啊,不知(zi)道……

儿子最近一年的中文进步很大,一方面得益于幼儿园有会说中文的老师,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家只说中文。而且,回国的一个月里,跟着哥哥姐姐玩,也对他有一些影响。但双语环境仍然影响着他语言能力的发展,相比国内的同龄孩子,他的中文还很差,需要多一些时间。

最近一个多月,每天早上在车库,儿子上车之前都会跟我有一个“仪式”,他先站在车库一头,我站在车门,然后他会突然快速跑向我,我抱着他举到半空中,然后才把他放在座椅上。今天早上,我边给他调整座椅边问儿子:你越来越高,越来越重,爸爸抱不动你了怎么办?本来是一句自言自语,我没期望儿子回答,但他却不假思索的说:我可以走的。我的心突然紧绷一下,我故作镇静的走向驾驶位,缓慢的启动,换挡,开车,我的眼有些湿润。我心里在懊悔,自己平时为了训练他的自立,宁肯让他跟在我身后嚎啕大哭,也不肯转过头抱他一下,哪怕只是暂时的抚慰。

在带娃这件事儿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那些育儿专家教科书式的言传身教,也许经不起一点人性的检验。而记忆里的美好,往往是那些让大人和孩子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2019展望

同往年一样,在2018年年末时,展望一下2019.

  • 提升自己跟儿子的沟通技巧,至少做到不打骂
  • 希望家里能够添丁,给儿子多一个玩伴
  •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些实践
  • 钢琴学起来!
  • 争取跟儿子培养一个能够一起玩的活动项目

2019年自己就33岁了,慢慢步入中年,还好我现在还没有中年危机的意识,自认为心态还很年轻,还能折腾。但该来的总是会来,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点,或是惊喜,或是痛苦,我能做的,就是时刻武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