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十八章

1017-06-14 findneo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原文链接 http://findneo.tech/mind-170614MoralBook18Chapter/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道德经与人际沟通概论结课论文

表里相成,实虚相济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

注释

  1. 大道:古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1》第339页(118字) . 仁义:亦作「仁谊」。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
    ——《汉语大词典》第1100页
    笔者认为在道家作品中“仁义”多指人为界定的各种道德规范,与自然形成的道德相对立。 . 废 :廢,止也。 ——《尔雅》 . 智慧:亦作“智惠”,聪明才智。 ——《汉语大词典》第7220页 相关:「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 ——三国魏嵇康《大师箴》 .伪:伪,诈也。 ——《说文解字》 关: 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徐锴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荀子•性恶》 6.六亲: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王弼老子注》 . 孝慈:对尊长孝敬,对后辈慈爱。 . 昏乱:指政治黑暗,社会混乱。

今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 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 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正文

表里相成,实虚相济

导言: 这一章节仅仅有二十六个字,同《道德经》中许多其他章节相比并不算长,然而,毫无疑问地,它所讲述的内容是丰富的,所揭示的问题是尖锐的,所蕴含的哲理是深刻的,所引发的追问是无穷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隽永常新,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日,对它的讨论和解读,无论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表里问题还是人际交往中的辩证思考方式,都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年轻人,掌握好表里相成,实虚相济的本领,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更有优势地成长!

关于道德与仁义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表里问题

十分广泛地,我们将《南华经》 视为对《道德经》一定程度上的解读和补充,因此,无独有偶,我们能够在《南华经·马蹄篇》中看到下面这段话: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所谓牺尊(suō),即是雕刻精致的酒器)在这段话中,庄子将道德比作纯朴天然的木材和白玉,将仁义比作经过残害和雕饰而成的木器和珪璋,而将圣人比作是残害道德的工匠,是历史的罪人。

我想,庄子在《南华经·马蹄》中侃侃而谈的观点正是对老子这一段文字最直接深刻的诠释,也可能堪称是自仁义观念兴盛以来对儒家仁义体系最不合俗流的见解和剖析,最直击根本的嘲讽和批驳。

当上位者以道德治天下时,百姓的生活状态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人们无知无欲,素朴崇德,“仁义行于世而人不知”,就好像当太阳高照时人们察觉不到对萤火虫光芒的需要似的。但当上位者失去了道德,转而以所谓仁义治理天下时,行些狂狂汲汲的诈巧虚伪之事时,上行而下效,百姓之中自然也产生并流行起了各种各样的奸伪之事,并且往往,假借的是仁义之名。至此,纯朴天真的道德已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华而不实的仁义礼之流。天下始失其本色,不孝不慈者日盛,不忠不义者日显,由是世人方见其孝慈,忠义之士,犹如夜幕笼罩时,一片昏暗中的点点萤火之明,令人欢欣雀跃,心神鼓舞,愚昧之人只知呼唤多些萤虫,而觉者则怀念初时红日当头的美好。

只是不可知的是,道德真如红日一般吗?落下的红日还能够升起,可失去的道德还能够回来吗?

另一方面,生出智慧并为自然立纲纪虽是人的斗胆,甚或是人族终究覆灭的根由,但也不可否认,这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人作为人的幸运,即便为之付出的代价是自食其果,万劫不复。人之为人之所以可贵,佛家之所以说人身难得,在于其能思想,能欲求,苟恒使民无知无欲,那么人何以为人,何以自居于繁多之物类,何以有《道德经》洋洋五千余言,何以有庄子讥谑之言与慷慨之词,何以有此时我写作之电脑,何以有今日强大到亘古未有之人族,何以有今日言论这一切的条件。我浩浩人族,恐或早已夭于自然之狂暴风雨之中。退而言之,上位者与觉者在黎民百姓与造物主(倘若有的话)之间又该是处于何等的尴尬境地。

是故愚有一言:人之无智无欲者不可长久,以是道德虽好,上古之物,亦不可长久。智慧必出,大伪必现,大道必废,仁义之出实顺人应时。纯朴不残,玉尊何有,玉尊既有,岂愿失之,此人之常也。老庄之流,道德之遗老也,念念旧事而不忘,岂知无明众生浩浩荡荡,莫之能逆,是以只增伪儒之笑。我辈惜之叹之,切不可尽数学之。

凡事学习道理总归要用到生活中才是正道。那么,在我们个人短暂而脆弱的人生中,在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该对仁义与道德持有怎样的观点呢?

我想,大概是仁义为表,道德为里。

毕竟纯粹的理想主义无益于实现个人在世俗生活中的价值,而完全失去素朴心性的人则是完全异化了的面目可憎的甚或不足以称之为人的新物种,这至少在人类的标准里是值得厌恶的。所以,恰如《听南怀瑾讲人生感悟》 一书中所言,我们所应切切奉行的应当是“以超脱出世之心,做积极入世之事”。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从内心最深处深刻而彻底地认识到人生虚无的真相,但又必须在行事方式和与人相处上讲求方式方法,借鉴儒家仁义体系中有利于合于俗流的那一部分思想精华。在这一点上,南怀瑾先生的二十八字真言确实是偏僻入里,字字珠玑啊——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然而真正的尴尬之处在于儒道异源异性,本难以相济,若执意将二者相容于一身,势必造成自我内在的挣扎,冲突与矛盾,而对这些矛盾的处理却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这难以根治。因此, 若希望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应该是修习好自己的内心,这也正是北宋赵普所谓“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的道理。

人际交往中以辩证的方式思考的意识

略去本章谈论的主旨,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章节还从一个宏大的层面展现了正反相生的辩证思维。当国家昏乱,六亲不和时人们便会提倡忠臣孝子,如若国与家皆是一派和谐,又何来忠孝之说呢?也就是说,当人们赞扬提倡什么之时,便是他们需要且缺少什么之时,如果一样东西十分充足且源源不绝时,出于人的本性,人们便不会十分在意,至少不会十分强调它。

如若需要以一种更为严谨的近乎学院派的方式来描述这一朴素的真理,我想这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的融合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共同具备的理论基础,亦即他本人在《动机与人格》 一书中提到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这一信条不谋而合!仁义的体系并非因为圣人提倡而被需要,恰恰是因为需要而被提倡,所以从它的被提倡这一现象中,我们明白,仁义被需要这一事实无处遁形。

这看似朴素的思维方式,其价值却不容小觑。如果能够掌握并很好地应用,就能够在人际事务中起到十分惊人的效用,相反地,如若不能谙熟各种玄妙,就十分不利于成事立功。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 中有如下段落:

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备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这是《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孔明不得已而用空城计,但可惜司马懿不懂得很好地实践这一朴素的道理,加之生平谨慎多疑,于是放虎归山,令诸葛亮逃过一劫。这于司马懿,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而归其缘由,不过是少了一分透视人心人性的睿智罢了。

总结

综上所述,道德经这一章节在人际关系方面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应当以合于道德的心境,合于仁义的方式去为人处世; 应当尝试通过表象去透视他人的真实状况和确切需求。 《道德经》是我泱泱华夏两千余年文明的源头活水,无论在历史的哪一个时期,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它能够熠熠生辉。而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并且将宏大的哲学思想应用进我们琐碎的个人生活,从而获得个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实现。此去道阻且长,我辈当勉力强行!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辞海》1999年版 缩印本(音序,一卷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汉语大词典》(在线词典,链接:http://www.guoxuedashi.com/hydcd/) . 管锡华:《尔雅》,2014年中华书局版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 战国末期·赵国·荀况:《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 三国·魏·王弼:《王弼老子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 战国中期·宋国·庄周:《南华经》,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 徐志远,蕾蕾:《听南怀瑾讲人生感悟》,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 美国·Abraham Harold Maslow:《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元末明初·山东·罗贯中:《三国演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