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瘾》

2018-01-13 jude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原文链接 http://judes.me/reading/2018/01/13/hooked.html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最近刚好读完这本书,又刚好领到小组分享任务,办公室内又刚好有契合这本书上讲到的四大逻辑的活动。于是就把自己的读书感悟,结合想到的实例分享出来。正文是大致讲稿思路。

正文

《上瘾》是一本畅销书,作者经多年研究和思考,总结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理论模型。

模型很简单,分四步: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单讲这四步很枯燥,于是作者——跟大多数畅销书一样——往每一个步骤中加入很多不怎么贴切、篇幅又长的例子。

作为中国用户实在忍不住吐槽其中一个。在第一章中对比谷歌和必应“进行效能比较”时,作者竟然得出“我们发现它们没什么两样”的结论。大概作者认为在同样的时间内返回一页结果跟几页垃圾“效能一样”吧。

因此,我决定用我们身边的例子解析书中的这四步。

触发

触发,简单说就是让用户知道有这么个产品。它分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外部触发也分很多种,比如付费推广、应用推送。我们公司手机用的就是应用推送。最近搞的“造趣节”活动,也是个好例子: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的出口和入口摆了海报、在每间厕所的门后面贴了传单,还在走廊过道放了几个糖果“扭蛋机”。我想这层楼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有这件事了吧?

内部触发是培养用户习惯的最终目标,让产品跟用户的某种内在需求、情绪挂钩。当用户产生某种情绪、发自内心想要满足某种需求时就不自觉使用某种产品。比如无聊时会打开微博;聚餐时打开 iphone 拍食物,拍完上传到朋友圈。

行动

用户知道有这个产品,下一步就是让用户行动起来、立马用上。可以在两个维度上衡量这步做得好不好:一是可达性,二是可用性。

产品如果能一直待在用户身边、视线范围内,这时可达性是最高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产品都往用户手机里装 APP 。

如果一款产品上手容易,不用注册也能使用大部分服务、即使需要注册也只要很少的步骤和资料,可用性就高。

做好触发和行动两点的产品,是一款好的工具型产品。但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要打造的是像微信这样的产品,而不是张小龙口中所说“用完即走”的东西。

所以接下来两个步骤是关键。

多变的酬赏

让用户每次使用时都有点小奖励,并且尽量做到每次都有点小惊喜。这样能保持用户的新鲜感。

拿过道那几个糖果“扭蛋机”来说,它里面有很多种不同品味的糖果,但你不能直接挑自己想吃的。你只能扭一圈上面的旋钮,让里面的糖果随机地掉一颗出来。

每扭一圈,就能给你一颗糖作为奖励,而且奖励每次都不一样,对你来说这是一种惊喜。

这糖果“扭蛋机”还契合上面的“触发”、“行动”逻辑。当你扭它的时候会发出“嗒嗒嗒”的响声,对周边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触发;你只需要扭一圈就能得到糖果,这足够简单易用。

不得不说,“扭蛋机”真是一个天才的发明。

业界还有一个例子:微博打乱的时间线。“打乱时间线”有商业考虑,但我认为也有满足用户新鲜感的功效。

用户刷微博就是想看看身边有什么新鲜事。“新鲜事”的定义,关键不在于时间,而在于用户是否知道。(30分钟前发生的事,跟一天前发生的事,对不知道此事的用户来说,其实都算新鲜事)。

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序,很可能用户刷新两三遍之后,就没有新内容了。用户点刷新却没有新内容,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

用打乱时间顺序的代价来不断提供新内容给用户,我觉得是值得的。

投入

简而言之,就是用户不再单纯地消费产品,他也参与到产品的定制、改进当中。

这会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是自己的东西,因而提高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比如说——同为浏览器——谷歌浏览器就提供了输入用户生日的功能,输入生日后,当那天到来时,谷歌会在搜索的首页给你点上几根蜡烛,祝你生日快乐。

这只是个小例子,其他例子还包括你保存在云音乐中的“你喜爱的歌单”,你保存的云笔记,你在微博上关注的人,你在微信上的好友。就算产品做得不怎么好,用户的这些投入很难迁移到另一个竞品中去,他们只能一边抱怨一边继续使用。

循环

书中在说“投入”时,还提到最好能在用户投入时,设置下一个触发,这样就能回到第一步,形成一个循环。

这让我想想起即刻这个产品。当你订阅频道时,它会提示你“要不要开启频道新消息推送”。当你订阅时,就是投入了你的喜好,订制了自己的内容,当你选择了推送,就是设置了下一个触发。(可惜即刻在提供“多变的酬赏”方面做得没微博好)

提问时间

由我来问你们,答对有奖。(其中一个奖励就是下次的分享任务,当然我不会事先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