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武器——C++11 VS Java与C#
原文链接 http://huiming.io/2017/10/04/cpp-vs-java-and-cs.html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这篇文章是“七种武器”系列的一篇,在这篇导言中有相关的介绍和代码,读者应该先读一读它。
目录
- 目录 {:toc}
Java和C#在某种程度上都“源自于”C++,但这些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也相互借鉴。C++也在不断进化着,C++11的出现和广泛支持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这门“古老”语言的新面貌。另外,通过对比Java和C#,我们或许能够对这些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重在比较这些语言的特点,并非基础教程,因此读者应具有一定C++/C#/Java基础——最起码能够编译、执行一个Hello程序,并能够使用Google搜索。
编译、链接 VS 虚拟机、字节码
一个C++源程序经过编译、链接成为可在物理机上执行的(二进制,binary)程序,而Java和C#源程序经过编译成为可以在它们的虚拟机上运行的(字节码,bytecode)程序。其实不论物理机还是虚拟机,都是一种“操作平台”,平台上运行的程序都使用平台的指令(物理机的汇编指令、虚拟机的字节码指令)来完成程序的功能。不过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 物理机的指令集是由CPU定义的,不同的CPU的指令集可能互不兼容,因此为一种CPU编译的程序可能不能运行在另一种上;另外,即使CPU相同,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可执行文件有着不同的“格式”要求(如Windows的PE和Linux的ELF),因此为一种“CPU+操作系统”编译的C++程序可能并不能在另一种“CPU+操作系统”上执行。
- 虚拟机的指令集可以实现统一,也就是说,不论虚拟机之下的“CPU+操作系统”如何,虚拟机本身的指令集可以保持不变,所以为虚拟机编译的程序可以实现所谓的“编译一次、到处运行”(比如,在Linux上编译好的Java程序也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1。
这就是C++与Java和C#的最大不同。
内存管理
C++与Java和C#的另一个显著不同在于对内存的管理。
C++允许用户通过指针自由操作内存,包括申请(new
)、释放(delete
)内存以及读写内存的任意地址2。Java没有指针也不支持这样的操作,用户只能通过创建对象间接地申请内存,用户也不能自由读写任意内存地址;C#则通过unsafe
代码对指针提供有限支持,但这主要是为了使C#能与C API互操作,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这么做。
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你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事,另一方面它可能会伤到自己。比如,内存泄露——申请了的内存在使用完毕后没有释放,如果积累下去最终会耗尽可用内存而导致程序崩溃。在这方面,Java和C#都使用了更严格的内存管理方法,并且自动回收用户使用完毕的内存,即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在Java和C#里,你并不需要像C++那样delete
一个new
创建的对象——它会被虚拟机自动回收,当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之后。这是一个很棒的功能。
名字空间(Namespace)
同Java和C#一样,C++也有名字空间的概念和方法。
C++通过namespace
来定义名字空间,如:
namespace std {
//...
}
C++通过using
来导入一个名字空间或其中的一个类型,比如:
using namespace std;
或
using std::string;
在这方面,C#与C++很相似,Java则不同,参考C# Namespace VS Java Package。
另外,C++11增强了using
的功能,现在它可以取代typedef
,如
//等价于
//typedef std::vector<int> IntVec;
using IntVec = std::vector<int>;
用它来定义函数指针类型也更简单:
//等价于
//typedef int (* PF)(int);
using PF = int (*)(int);
此外,它还可以带有模版参数,如
template<class T>
using StringMap = std::map<std::string, T>;
//...
StringMap<int> map;
类、接口与虚函数/虚方法
类
在类的定义方面,C++、Java和C#大同小异,其中C#的类定义还支持属性和索引(如obj.Property
和obj[index]
,参考C#类定义)。但从功能上说,它们都是完备的,因为属性和索引都可以用方法代替。
下表是这三种语言在类定义上的特性对比,后面会详细讲一讲他们在虚方法上的不同。
语言 | 属性定义 | 索引定义 | 操作符重载 | 虚方法 |
---|---|---|---|---|
C++ | 无 | 有,通过重载操作符[] |
有,全部操作符 | 由virtual 修饰的那些方法 |
Java | 无 | 无 | 无 | 非static 、非private final |
的方法都是虚方法 | ||||
C# | 有 | 有 | 有,部分操作符 | 由virtual 修饰的那些方法 |
接口
在接口定义方面,C++用一个纯虚类来定义接口,如
class Guess {
public:
virtual void makeGuess(HangmanGame & game) = 0;
};
Java和C#则有专门的interface
来定义,如
//Java或C#
public interface Guess {
void makeGuess(HangmanGame game);
}
另外,C#还提供了一种称为显式接口实现(Explicit Interface Implementation)的机制来解决来自两个不同接口的方法签名冲突的问题。对于C++和Java来说,这个问题应当尽量避免。
虚函数/虚方法
虚函数,或称虚方法,是为了支持类的多态(Polymorphism)而产生的概念。在C++中,由virtual
修饰的函数被称为一个虚函数,就像上面的makeGuess
方法(实际上= 0
意味着它是一个纯虚函数,即没有提供实现的虚函数)。C#也有类似的概念和语法,如: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int Foo() {
return 1;
}
}
class B : A {
public override int Foo() {
return 2;
}
}
注意C#代码中的override
修饰符:如果没有它,B::Foo实际上hide了A::Foo,而没有发生多态,编译器会对此给出警告。这一点与C++不同,对于C++代码: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int Foo() {
return 1;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int Foo() {
return 2;
}
}
只要派生类B中的Foo方法与基类A的虚方法Foo的签名相同,派生类就自动override基类方法。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隐患:如果派生类的作者拼写错了虚方法的名字,或者是搞错了方法的参数类型,又或者开始没有错,但后来基类的作者修改了虚方法的签名而忘记修改某个派生类,编译器不会发出任何警告。C++11使用override
来解决这个问题: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int Foo() override {
return 2;
}
}
如果派生类的方法Foo实际上没有override任何基类的虚方法,编译器就会产生一个错误。但如果你不添加override
修饰符,编译器则不进行任何检查。
对于Java来说,方法不需要virtual
修饰,全部都是虚的;同时,Java提供@Override
注解来检查方法是否override了某个基类方法,如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uessLetter[" + guess + "]";
}
同样地,如果不添加该注解则编译器不会检查。在这一点上,C#编译器最为严谨。
枚举类型(Enum Type)
以前,C++这样定义和使用枚举类型:
enum Status { GAME_WON, GAME_LOST, KEEP_GUESSING };
Status gameStatus() const {
if (_secretWord == _guessedSoFar) {
return GAME_WON;
}
else if (numWrongGuessesMade() > _maxWrongGuesses) {
return GAME_LOST;
}
else {
return KEEP_GUESSING;
}
}
枚举值GAME_WON
, GAME_LOST
, KEEP_GUESSING
在使用时不可置于Status
的scope之下,也就是说Status::GAME_WON
或者Status.GAME_WON
都是不合法的表达方式,因为实际上它们都定义在与Status
相同的scope下。这是一种反直觉的语法,同时也污染了名字空间。C++11使用enum class
来纠正这一问题:
enum class Status { GAME_WON, GAME_LOST, KEEP_GUESSING };
Status gameStatus() const {
if (_secretWord == _guessedSoFar) {
return Status::GAME_WON;
}
else if (numWrongGuessesMade() > _maxWrongGuesses) {
return Status::GAME_LOST;
}
else {
return Status::KEEP_GUESSING;
}
}
Java和C#的枚举类型都是scoped,例如
//Java或C#
public enum Status { GAME_WON, GAME_LOST, KEEP_GUESSING }
public Status gameStatus() {
if (secretWord.equals(getGuessedSoFar())) {
return Status.GAME_WON;
}
else if (numWrongGuessesMade() > maxWrongGuesses) {
return Status.GAME_LOST;
}
else {
return Status.KEEP_GUESSING;
}
}
另外,与以前的enum
不同,enum class
类型与整型之间没有隐式转换(implicit conversion),因此如下代码是不能通过编译的
enum class Status { GAME_WON, GAME_LOST, KEEP_GUESSING };
//...
cout << gameStatus();
必须做强制转换:
enum class Status { GAME_WON, GAME_LOST, KEEP_GUESSING };
//...
cout << (int)gameStatus();
此外,C++的enum class
枚举值仍然不能像Java或C#那样输出字符串:
//Java
System.out.println(Status.GAME_WON);
//输出:
//GAME_WON
智能指针(Smart Pointer)
对C++来说,用户必须负责释放对象,在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以后,比如:
GuessWord * p = new GuessWord(word);
//...
delete p; //释放对象
Java和C#没有这种操作,因为它们的对象都会被虚拟机自动进行垃圾回收。
如果用户忘记释放对象就会产生内存泄露——无用的对象占用了内存,这种浪费累积起来会让程序耗尽内存而崩溃。为此C++11提供了一组智能指针来辅助这个问题。它们是:unique_ptr
、shared_ptr
和weak_ptr
,分别用于管理“独占指针”、“共享指针”和“弱(引用)指针”。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实现这些“智能指针”,无非是构造一个指针类、重载它的*
、->
等运算符,对于共享的指针还需要使用“引用计数”来管理,一旦计数归零就释放被管理的对象,对于“弱引用”指针,实际上就是不改变“引用计数”的共享指针。
unique_ptr
用于管理“独占”的资源,当unique_ptr
的生命周期结束后自动释放被管理的资源。它的一个例子是:
class MyGuessingStrategy : public GuessingStrategy {
//...
private:
unique_ptr<WordSet> _wordset;
}
这里MyGuessingStrategy对象和WordSet对象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用unique_ptr
来管理是合适的。当MyGuessingStrategy对象被释放时它对应的WordSet对象通过unique_ptr
也被释放。我们这样赋给它一个普通指针:
_wordset.reset(new WordSet(...));
reset
方法同时释放unique_ptr
中已存在的对象,如果有的话。
shared_ptr
使用“引用计数”管理可共享的对象,如:
class MyGuessingStrategy : public GuessingStrategy {
//...
public:
shared_ptr<Guess> nextGuess(const HangmanGame & game) override;
}
//...
while(game.gameStatus() == HangmanGame::Status::KEEP_GUESSING) {
shared_ptr<Guess> guess = strategy.nextGuess(game);
//赋值之后guess内含的Guess对象的引用计数为1
guess->makeGuess(game);
//guess生命周期结束,内含的Guess对象的引用计数减1;同时,引用计数归零导致Guess对象被释放
}
其实,Java和C#的对象的自动垃圾回收也依赖类似的引用计数,只不过无用的对象可能不是立即被释放的,而是被标记起来,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释放。
空指针(Null Pointer)
对于Java和C#而言,判断一个对象引用是否为空可以这样:
//Java或C#
if (obj == null) {
//...
}
对于C++我们以前这样:
if (obj == NULL) {
//...
}
现在C++11新增了一个关键字nullptr
用来取代NULL
。所以我们以后应该这样:
if (obj == nullptr) {
//...
}
这是因为:
首先,NULL
的定义是不确定/无标准的,它可能是
#define NULL 0
也可能是
#define NULL ((void *)0)
其次,虽然值都是0,但是整型数值0和指针值0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是大有区别的,比如对重载的函数调用:
void foo(int) {...}
void foo(int *) {...}
foo(NULL); //究竟会调用哪个foo呢?这要看NULL究竟是整型还是指针
或者对于编译器推断模版参数:
template <class T>
void foo(T t) {...}
foo(NULL); //T究竟是整型还是指针?
现在nullptr
明确地表示一个空指针就不再有这些问题。
容器与迭代(Containers and Iteration)
C++的容器是一种集合类型。常见的C++容器与Java和C#的对应类型如下:
语言 | 列表(数组) | 映射(平衡二叉树) | 集合(平衡二叉树) | 映射(哈希) | 集合(哈希) |
---|---|---|---|---|---|
C++ | vector | map | set | unordered_map | unordered_set |
Java | ArrayList | TreeMap | TreeSet | HashMap | HashSet |
C# | List | SortedDictionary | SortedSet | Dictionary | Set |
其中unordered_map
和unordered_set
都是C++11新增的标准容器。
C++容器与Java和C#集合类型的不同之处是:
- C++的容器并没有一个公共的基类或者接口,像Java的
Collection
或者C#的ICollection
,只有一些公共的行为,比如“迭代方式”。 - C++的的容器靠“迭代器”进行迭代。迭代器的功能类似于Java的
Iterator
或C#的IEnumerator
,但又不太一样。
简单地说,一个迭代器使用起来就像这样:
bool insert(const string & word);
template<class InputIterator>
void insert(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
while (first != last) {
insert(*first);
++first;
}
}
上面的InputIterator
就是一个迭代器类型,它至少要支持!=
、*
和++
这三种操作3。它可以是一个指针,也可以是一个类。
与以上代码对应的Java和C#代码可能是:
//Java
void insert(Collection<String> coll) {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insert(it.next());
}
}
//C#
void insert(ICollection<string> coll) {
IEnumerator<string> it = coll.GetEnumerator();
while (it.MoveNext()) {
insert(it.Current);
}
}
或者简单地:
//Java
void insert(Collection<String> coll) {
for (String word : coll) {
insert(word);
}
}
//C#
void insert(ICollection<string> coll) {
foreach(string word in coll) {
insert(word);
}
}
C++11也引入了一个类似的增强的for
循环,如:
template<class T>
void insert(const T & coll) {
for (const string & word : coll) {
insert(word);
}
}
要使用这种for循环,类型T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般来说,它需要提供begin()
和end()
方法分别返回一个起始和结束迭代器,就像C++标准容器如vector
或map
那样。它也可以是一个数组。
lambda表达式
C++11引入了lambda表达式、支持函数闭包(Closure)。但C++与Java(从版本8开始)和C#(从3.0开始)对lambda的支持都不一样,下表是一个简要的对比:
语言 | lambda表达式的类型 | 变量捕获方式(Capture Mode) | 被捕获变量所关联对象的生命周期 |
---|---|---|---|
C++ | 编译器产生的函数对象 | 引用或值,由用户指定 | 用户自己保证,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悬空引用 |
Java | 函数接口 Functional Interface | 引用,被引用的变量必须是“实质上的常量” | 被函数闭包延长 |
C# | 代理 Delegate | 引用 | 被函数闭包延长 |
lambda表达式的类型
C++lambda表达式的类型是一个由编译器产生的函数对象(Function Object),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名字,但可以用auto
来解决,如
auto f = [](int x) { return x + 1; };
int r = f(1); //r == 2
如果函数需要一个lambda参数,可以使用std::function
作为参数类型,如
#include <functional>
int foo(int i, std::function<int(int)> f) {
return f(i);
}
//...
r = foo(1, f); //r == 2
std::function<int(int)>
不仅接受lambda类型,还接受任何符合int(int)
签名的函数指针或函数对象(Function Object)作为参数。顺便说,在C++11里,如果你需要一个回调(Callback)参数,你都应该使用std::function<>
作为参数类型,这样你就可以利用所有的可调用类型,包括lambda在内。
与C++不同,Java的lambda表达式的类型是一个函数接口(Functional Interface)——就是只有一个抽象方法的接口(此外还可以含有静态方法和非抽象方法),如
import java.util.function.*;
//...
IntUnaryOperator op = (int x) -> { return x + 1; };
int r = op.applyAsInt(1); //r == 2
或者简单地
IntUnaryOperator op = x -> x + 1;
以上IntUnaryOperator
就是一个函数接口,它有一个抽象方法
int applyAsInt(int operand);
因此可以接受具有相同签名的lambda表达式。实际上,Java编译器会把lambda表达式转换成一个实现了某个函数接口的匿名类的对象,lambda表达式的消费者只能使用这个接口来调用它,如
int foo(int i, IntUnaryOperator op) {
return op.applyAsint(i);
}
看上去Java的lambda表达式比C++更简单,其实不一定:你需要为每一种不同签名的lambda表达式找到一种对应的函数接口类型——否则你就没办法保存一个lambda表达式,更没法调用它。为此,Java在java.util.function
包里预定义了一堆函数接口,而且这些也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你可能还需要自定义一个函数接口。Java没法提供一个类似C++std::function<>
的解决方案,因为Java不像C++那样支持可变参数模版(Variadic Template)。
C#的lambda表达式则对应着一个代理(Delegate)类型,如
delegate int F(int);
//...
F f = x => x + 1;
int r = f(1); //r == 2
C#在System
名字空间下定义了一系列的Action
和Func
代理模版方便用户使用,如
using System;
//...
Func<int, int> f = x => x + 1;
同样地,C#也没法提供一个类似C++std::function<>
的解决方案,因为C#也不支持可变参数模版(Variadic Template)。
变量捕获方式(Capture Mode)与生命周期
lambda表达式可以“捕获”(capture)外部变量,形成一个函数闭包(closure),这是它与普通函数不同的地方,如以下C++代码
int i = 1;
auto f = [i](int x) { return x + i; };
int r = f(1); //r == 2
以上,[i]
表示捕获外部变量i的值。按值捕获的变量不可以在lambda表达式内被改变,以下代码会产生一个编译错误
int i = 1;
auto f = [i](int x) { return x + i++; }; //编译错误:改变了i的值
解决方法有二:
其一,按引用捕获变量,如
int i = 1;
auto f = [&i](int x) { return x + i++; };
int r = f(1); //r == 2, i == 2
以上,[&i]
表示捕获外部变量i的引用。
其二,使用mutable
,如
int i = 1;
auto f = [i](int x) mutable { return x + i++; };
int r = f(1); //r == 2, i == 1 注意这里i的值没变!
按值捕获加上mutable
后,相当于在lambda表达式内拷贝构造了一个被捕获的对象,这样在lambda表达式内修改它的值并不会影响被拷贝的外部对象;另外,如果一个对象被禁止拷贝、赋值,则编译器会产生一个错误报告。
此外,如果要按值或按引用捕获所有外部变量,可以简写为[=]
或[&]
。
C++用户必须为被捕获的对象的生命周期负责,否则可能会产生悬空引用/指针,比如:
int * pi = new int(1);
auto f = [pi](int x) { return x + *pi; };
delete pi; //现在上面的pi成了悬空指针!
int r = f(1); //r == ?, *pi == ?
又或者
function<int(int)> generate(int i) {
return [&i](int x) { return x + i; };
}
//...
auto f = generate(1); //generate调用返回后,位于栈上的变量i也不存在了
//现在闭包f中捕获的变量i引用了一个无效的地址!
int r = f(1); //r == ?
相比之下,Java和C#的lambda不会给用户带来过多困扰:可以认为它们都是按引用捕获对象并且自动延伸被捕获对象的生命周期直至闭包生命周期终止,如
//Java
IntUnaryOperator generate(int i) {
return x -> x + i;
}
//...
IntUnaryOperator op = generate(1); //被捕获的变量i在generate返回后仍然有效
int r = op.applyAsInt(1); //r == 2
//C#
Func<int, int> generate(int i) {
return x => x + i;
}
Func<int, int> f = generate(1); //被捕获的变量i在generate返回后仍然有效
int r = f(1); //r == 2
另外,对于Java来说,可以被lambda捕获的变量有一个额外的要求,即:它必须是实质上的常量(effectively final),换句话说,一旦被捕获,你就不能再改变该变量的值,不论是在lambda内还是在lambda外,否则就会发生编译错误,如
int i = 0;
i++; //这里的i++没有问题
IntUnaryOperator op = x -> x + i++; //这里的i++会产生编译错误:不可以在lambda内修改被捕获变量的值
i++; //这里的i++也会产生编译错误,不可以在被lambda捕获之后再修改变量的值
但是你可以调用被捕获对象的方法,即使该方法改变了对象本身的状态也没问题。
C#没有这样的限制,所以你可以
int i = 1;
Func<int, int> f = x => x + i++;
int r = f(1); //r == 2, i == 2
-
实际上情况还要复杂一些,因为虚拟机环境可能并不能够保证在所有的操作系统上都提供一致的“平台服务”,比如某个依赖操作系统的方法调用可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有不一致的行为。因此有人称之为“一次编译,四处调试”。 ↩
-
当然,如果胡乱写内存程序就会崩溃,但是C++并不限制用户“自杀”的权利;另外,如果读/写了一些被系统禁止的内存地址则会触发运行时异常,程序可能会被终止。 ↩
-
实际上C++标准模版库(STL)把迭代器分为5种:Input、Output、Forward、Bidirectional和Random Access迭代器,每种迭代器所支持的操作集合都不一样。此处的迭代器是最基本的Input Iterator。具体可参考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