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2016-06-10 Eric Wang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Thinking

原文链接 http://codepub.cn/2016/06/10/Read-treat-time-as-a-friend/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作者简介:李笑来,原新东方老师,现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他,经历丰富,与众小有不同。东北人,就读普通高校,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一不留神,成了新东方教写作的名师,授业解惑,乐此不疲。

《把时间当作朋友》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开启心智方面的,可以这么说,李笑来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表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其思想虽谈不上深邃,但总能比常人多看一层,而这一层就足以和常人拉开差距。阅读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我以前心中一些不甚明了的困惑,李笑来旁征博引,用简短明了的示例或名言,直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以至于司空见惯的坏习惯。然诸多当事人却沉浸其中,而无法自知。

很多学生都是“既勤奋又懒惰”的类型,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资质平平而又努力向上的人来说,都或多或少的会沾染些许“既勤奋又懒惰”的坏习惯。然而,不要忘记生活中明显有另外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这些人中不乏天资聪颖,亦不乏后天环境优越或是父辈竭尽全力而为其创造各种优越条件。那么先不谈如何赶上甚至超越这部分人,就谈与他们并驾齐驱好了,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管理时间”抑或“时间管理”。然而时间不会服从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时间不理任何人,它用自己特有的速度流逝,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所以李笑来老师给出的观点是: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仅摘录部分要点如下,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请自行阅读全书。

-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 -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误的,越有惊人的繁殖力 - 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能力” -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也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它隶属于你 -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心智与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许多人的心智仍处于未开启的状态 - 骗子想要成功行骗,必须把想让别人相信的谎言掺到大量的真理之中 - 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 我们总在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有速成的办法就好了——可惜,没有,确实没有 - 英文代码中的“foo”、“bar”类似于中文里的“张三”、“李四”,是一个无特别含义的名字。(我表示刚知道) -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不要陷入“牛角尖陷阱”,例如循环代码块里的起始变量名称为什么是“i”,为什么第二次循环的起始变量名称通常是“j”,为什么“John”这个英文会被翻译成“约翰”? - 尽管天分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 -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他们自己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以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而已 - 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 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被满足 -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一个经验定律,其一般表述为“凡事只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即20%;而对一个50 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 每个人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也许你并没有“项目经理”之类的头衔,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 无论学到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 尽管总是有人劝诫“速成没戏”,但还是有人宣扬各种速成的方法,并且信者大有人在,宛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呢?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明白“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的物理原理啊!其实,这些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考能力或者说思考习惯 - 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 -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 我常常暗骂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夸张地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经忘了“本”。本科教育之“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 “自证预言”-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 “自利性偏差”-人类普遍拥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 - 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我们的判断。不过,观察失败者却相对容易得多,因为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显然的、确定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往往很容易查实 - 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个中道理,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平时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妨把这些句式套进去填空—就当想着玩了—要不了多久你就能体会这种游戏的有趣之处。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句式往往瞬间就能使一个人的脑子更加清楚 - 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这个幻觉来自每时每刻都有一些确实可以记得住的东西,而记不住的东西恰恰则因为没有被记住所以看上去“并不存在”。换言之,每时每刻都有“我记得住”的证据,而“我记不住”的证据基本上难觅其踪。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真诚地相信自己考试成绩差是因为“没发挥好” - 我个人认为,在分享知识的时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正确的;而在日常交流中,这个原则的适用性非常差 -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固执己见”挫败,但在对方眼里,我们可能也是“固执己见”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 我经常鼓励学生只要有时间就去看杂书—越杂越好,多多益善。为什么呢?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理解能力的一种)。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 从整体上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 -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 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 -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 对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在很极端的情况下,依然支持我们的肯定是也通常只是我们的家庭—无论我们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好还是坏 - 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种现象被称作“自利性偏差” -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也称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该法则认为当有两种名义价值相同但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将会被屯积并最终被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取代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于积累 - 爱因斯坦说过:“用当年我们制造麻烦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它们。”所以,别再跟时间较劲了。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将来,时间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时间究竟是敌是友,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