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原文链接 http://codepub.cn/2016/11/19/Read-scarcity-why-having-too-little-means-so-much/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作者简介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出生于印度农村,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古根海姆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和著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开展过“货币幻觉”方面的研究。
阅读一本书并不是要把每一行的每个字都认一遍,而是较认真地弄明白作者的意思,并理解作者的意思,才能进一步真正掌握一本书的观点、视角以及可能的现实应用。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稀缺俘获大脑: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心态: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即只能透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的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效。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它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的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如果你对此不甚了解,举一个消防员的例子,据统计25%的消防员死于机动车相撞事故,而在这些事故中的79%是由于消防员没有系安全带。也许你会说,让他们每个人都系上不就完事了。原因就在于此,消防员在接到报警后,他们直面的就是时间稀缺问题,他们不仅要迅速地跳上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而且要在抵达现场前做好诸多准备工作——制定消防策略;研究起火建筑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出进出火灾现场的路线;计算出所需水龙头的数量等。所有这些,导致时间稀缺,他们跟本没有精力去记得系上安全带。
持续的关注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将我们吸入“管子”之内。正如外部噪声会干扰我们进行清晰而有序的思考一样,稀缺也会让我们产生内部干扰。稀缺还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认知能力: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分心、爱忘事、缺乏冲动控制能力。这些效应的规模也体现了带宽负担对各类行为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甚至包括那些一般被归于“个性”或“才华”的耐心、忍耐力、关注力和风险精神。所以人一旦身陷贫穷,其有效带宽都会变窄。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权衡式思维: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现实偏见: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
稀缺陷阱: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稀缺心态是环境造成的结果,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变。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到办法去避免稀缺陷阱,或至少去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良好的教育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最需要用劳动换取薪水的穷人,他们的生产力却承受着最为沉重的负担。负担过重的带宽,意味着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同时,带宽负担也意味着用来进行自我控制的心智资源变得更少了。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如果穷人缺乏带宽,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能。
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带宽有限时,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人们总是忽略带宽的重要性。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但很少会想到带宽。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体验,起因于人们在充裕时所采取的时间管理方式,我们在“富足”时往往想不到为将来留有余闲。所以,只要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全文用大量的示例来说明人们是如何陷入稀缺的,以及给出了针对性极强的稀缺处理策略。但是有些例子看来不免可笑乏味,比如肯尼亚的农民居然连给作物施肥都不愿意做,原因无他,没钱买肥料,但是有钱的时候他们依然不会去购买肥料,在我看来,陷入稀缺的人们不外乎心智不足以及自制力不够,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对这些人无论如何拯救,其作用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