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暗时间》

2017-03-04 Eric Wang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Thinking

原文链接 http://codepub.cn/2017/03/04/Read-dark-time/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作者简介:刘未鹏,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现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有自己的Blog Mind Hacks。域名 MindHacks.cn 的含义 Mind Hacks 是一本书*  Mind Hacks 是一系列思维工具*  Mind Hacks 有一个漫长的前生——一个有着近6年历史的技术博客,在CSDN上有超过一百二十万的访问量,详见《前世档案|C++的罗浮宫》 * Mind Hacks 的博客作者创建了TopLanguage*: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我:以前一直为自己寻找借口,就是事情太多,记不住,有些事情难免忘记,这次看到了牛人的解决办法,不仅为之一振,是的,既然会忘记,就说明还没有成为行为习惯,比如刚开始学会开车,可能处处小心,走过每一个路口都要仔细观望一番,但是当某条路走了成百上千次之后,你几乎可以凭借本能而不是大脑开车了,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打转向灯等等,不需要大脑参与其中任何一次的决策,这样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就是行为习惯。顺便多说一句,所谓的硬编码就是在程序编程中将某些功能写死,使得以后很难扩展或是应付变化,这在编程中是极其不推荐的,远离硬编码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代码能够迎接各种变化的挑战。

程序员行业是最适合自学的行业,网络是程序员的天堂,需要的资源、工具,比课堂上的多出何止百倍,如果说还有一个学科,并不需要传统的教育就可以成才,估计非程序员莫属了。

 我:从我自身实战的角度来说,我的大多数专业知识都是靠自学得来,不要指望在大学里能够学到多么专业多么精深的知识,或许在国内顶尖高校这是可能的,但是对于国内剩下的几千所一般性大学来说,这几乎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大多数的高校老师都是理论派,念念书读读PPT,这堂课就过去了,几乎没有实操的现场演示,所以对于在一般大学的学生来说,我觉得倒不如去网络上下载大量的培训视频自学技术来得实在。生活中,另外一些常见的现象是,一些人总是会这样说:“可以把某某安装程序发我一份吗?”,“可以给我推荐某某方面的编程书籍吗?”几乎都不用预测,这种类型的人多数都是不适合程序员行业的,他们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类型,从不会自我督促自我前进,哪怕他们学会太多,但是却无法应付一点点他们没有学过的领域所带来的挑战,他们永远达不到从无知走向无师自通的境界。

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的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知识”。

 我:只这一句话就道出了我为什么没有成为得到的深度订阅用户的原因,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经验性的知识并不能使你受益多少。比如李笑来靠着比特币实现财务自由,他把经验告诉你了,有用吗?你还有机会吗?你再次从头来过,在比特币还未大行其道的时候,你敢斥巨资投入吗?下一次碰到像比特币这样的机会,可能你还会错过,即使你保证说自己不会错过了,但是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你也抓不住,因为你看不清前景,你不知道它最后会变得这般美好。

人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使非常难的,而正因为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都变成了牛人。专注力为什么会对学习效率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式的效率。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它还能够使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我:特别是现在的诱惑越来越多,时间的碎片化也越来越严重,而想要集中精力利用大块的时间去学习已经很难获得了,因为在工作中你容易被太多事情打扰,进而分散你的注意力。最近看到冯大辉的无码科技招聘,里面一条说的特别好,尽量保持办公室安静,即便有需要交谈的地方尽量也不要打扰到别人,还有你最好不要有抖腿的习惯,否则一排的桌子都会被你带动的。

利用碎片时间:任何一点时间都可以用于阅读。举个例子,我每天从家里出发到公司的路上一般有10分钟左右,我发现可以读2~5页书(不是小说类,而是知识类的书)。即便往少了算每天两页,两百页的书也就3个月就读完了。点滴的时间汇聚起来就是一个“长尾”,想一想,每天有多少个这样的4~5分钟。

 我:作者达到这个级别,我真想说,不想成功都难啊!生活中大量的点滴时间都被我们忽略了,刷个微博、看个新闻、扫个朋友圈、聊个天、吐个槽等等,可以说,你只要做好了非常基本的几点,其实你很容易就超越了生活中大部分的人。

Satisficing原则:有一次,在豆瓣上看到某人日志里面提到一个讲座,后面写了一些感想,但讲座的链接没有给出,于是我第一反应就是留言问他要链接,但是实际上呢?只要把讲座关键词扔到Google上就行了。留言要链接可以说是人的第一反应,而且这也满足可行原则。如果这个日记是不允许留言的,并且我不认识这个作者,我可能会立即想到去Google了。

 我:我感觉吧,其实大脑像人一样,也是个懒蛋,当大脑不费吹灰之力想到了一个可行解的时候,它就不会再去进一步思考最优解了,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其实只要多加思考,是存在最优解的。

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否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往往是这类人能够迅速走在别人的前面,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而不是将别人趟过的泥潭再趟一遍。

 我:人生有崖,如何能够最快最短的学习到足够的经验知识就能快速的成功,其实不仅知识可以学习,经验同样可以学习,同样的一件案例,有人能够挖掘到很多的经验而有的人两手空空,毫无所获。但是也不要只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经验知识要能在恰当的时刻从你的脑海中蹦出,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否则大家都坐地谈天而不付出行动,这样是无法成功的。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局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要从一个“记忆”学习者向“思考”学习者转变,现代,经常性的日常信息多得看都看不完,所以能够深入去思索的人就更少的可怜了,这就需要信息筛选与鉴别能力,要建立起个人的层层过滤网,就像鼻孔中的鼻毛一样,把浑浊的空气经过过滤网的层层筛选到最后变成洁净的空气一样,洁净的空气可以供养给肺部,同样有效洁净的信息流供养给大脑,并可以将从垃圾信息中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大脑的自我重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