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简史》

2017-02-12 Eric Wang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Thinking

原文链接 http://codepub.cn/2017/02/12/Read-a-brief-history-of-humankind/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作者简介: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目前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变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人类经过数百万年才发展出以四肢行走、头部相对较小的骨架,而要将这种骨架调整成直立,可说是一大挑战,而且还得撑住一个超大的头盖骨,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为了能望远、能有灵活的双手,现在人类只得面对背痛、颈脖僵硬的苦恼代价。这点对妇女来说造成的负担更大。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且别忘了婴儿的头还越来越大。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而如果早点儿生产,婴儿的大脑和头部都还比较小,也比较柔软,这位母亲就更有机会渡过难关,未来也可能再生下更多孩子。

 我: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讲过这个话题,人类的婴儿其实在母体内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器官发育,许多重要的器官以及后续的发育成熟都是在母体外完成的。这其实是一个权衡的过程,想要大的脑容量又想要直立行走,只能将预产期提前,在还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就让孩子出生,在出生之后继续完成发育,这样才能取得一个相对人类历史来说短暂的平衡。

在现代的富裕社会,平均每周的工时是40~45小时,发展中国家则是60~80小时;但如果是狩猎采集者,就算住在最贫瘠的地区,平均每周也只需要工作35~45小时。他们大概只需要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小时。一般时期,这样就足以养活整个部落。而很有可能大多数的远古采集者住的都是比卡拉哈里沙漠更肥沃的地方,所以取得食物和原物料所需的时间还要更少。最重要的是,这些采集者可没什么家事负担。他们不用洗碗,不用吸地毯,不用擦地板,不用还尿布,也没账单得付。

 我: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变态,人已经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其它所有和自身无关的社会机构政府组织而活,总的来说现在其实是一种倒退,因为要养活的人实在太多,再也无法回到采集社会了。记得美国有段年轻人拍的视频,讲的就是少部分的精英奴役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他们控制纸币,让我们为纸币而活,进而又生产出大批量可有可无的商品,诱惑你去花费纸币,纸币花完了再出卖自己的劳力,给别人奴役自己的机会。

现在如果是在血汗工厂工作,每天早上大约七点就得出门,走过饱受污染的街道,进到工厂用同一种方式不停操作同一台机器,时间长达10小时,叫人心灵整个麻木。等到晚上七点回家,还得再洗碗、洗衣服。而在三万年前,如果是个采集者,可能是在大约早上八点离开部落,在附近的森林和草地上晃晃,采采蘑菇、挖挖根茎、抓抓青蛙,偶尔还得躲一下老虎。但等到中午过后,他们就可以回到部落煮午餐。接下来还有大把时间,可以聊聊八卦、讲讲故事,跟孩子玩,或者就是放松放松。

 我:想着这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其实不就是很多人穷毕生之力去追逐的吗?古人早已过上了好日子,在我们看不上他们的日子的同时,他们更加看不上我们的日子。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彩。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到头来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谁该负责?这背后的主谋,既不是国王,不是牧师,也不是商人。真正的主要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我:想想确实是这样,人类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以为掌控在我们手里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所依赖的,我们正变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脆弱,从一个简单的个体变成了一个依赖系统,这些依赖系统中任何一环出了差错,都会对人类产生影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让我们用现代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解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有许多本该会让生活轻松省时又如意的发明,像是洗衣机、吸尘器、洗碗机、电话、手机、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等。在以前,寄信是件麻烦事,得亲手动笔、写信封、贴邮票,还得在走到邮筒那里去寄。想得到回信,可能得等上几天、几星期,甚至是几个月。至于现在,可以随手就寄一封电子邮件,传送到地球的另一边,而且如果收件人在线,可能只要一分钟就能收到回信了。我确实省下了所有麻烦和时间,但生活真的更轻松了吗?

 我:好多你以为的必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必须,就像各种结婚条件一样,房子车子票子只是要的人多了,你才把罕见错以为必须了。

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遇到不喜欢的事,就想躲开;遇到喜欢的事,就想维持并增加这份愉悦。但正因为如此,人心就永远不满、永远不安。这点在碰上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像是感觉疼痛的时候,只要疼痛持续,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用尽办法想要解决。然而,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而是一直担心这种欢乐终将结束或是无法再持续或增强。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爱情,但等到真的找着了爱情,却还是不满足。有的开始整天担心对方可能会离开;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过屈就,应该再找更好的人。

 我:释迦牟尼说的很对,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也适用于感情之间。现在所谓的剩男剩女,其实不就是源于内心的不满吗?欲壑难填,对现有的男人或者女人不满意,想要寻找更好的男人或者女人,然而她自己却不说自己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混沌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例如天气,就属于一级混沌系统。虽然天气也是受到无数因素影响,但我们可以建立计算模型,不断加入越来越多因素,让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至于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例如市场就属于二级混沌系统,假设我们开发出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完全准确预测明天的油价,情况会如何?可以想见,油价会立刻因应这个预测而波动,最后也就不可能符合预测。例如,假设目前石油价格是每桶90美元,而这个绝对准确的程序预测明天会涨到100美元,商人就会立刻抢进,好在预期的涨价中获利。但结果就是油价会在今天就涨到100美元,而不是明天。那明天究竟会如何?这件事就没人知道了。

 我:生活中这种混沌系统太多了,大部分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套用这个公式。第一类我们称为零反馈事件,比如从众、审美疲劳。你一般不会因为知道自己从了众或别人告诉你在从众而不这样做。第二类是强反馈事件,最典型的是投资策略,如果大伙都知道今年的暴雨会袭击咖啡豆园地,这星巴克就没法炒了,所有的零和博弈都有类似问题,好比某部落举行篝火晚会,一只香嫩的烤全羊就在“口口相传”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