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 浅析

2016-04-26 AnnatarHe 更多博文 » 博客 » GitHub »

node javascript js koa

原文链接 https://annatarhe.github.io/2016/04/26/read-koa-source-code.html
注:以下为加速网络访问所做的原文缓存,经过重新格式化,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问题,或偶有遗漏信息,请以原文为准。


最近一直在看Node API 还有几本书。顺便看了下Koa源码。

略有心得,记下。

Native node server

之前的node官网在首页写出了一段非常简单的构建http服务的代码。

{% highlight js %} import http from 'http'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end('Hello world') })

server.listen(3000, () =>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 endhighlight %}

用ES2015稍微修改了一下。

这段代码虽然很简单,却是每个node http server必须的起手式。

首先引入http module。底层是用的TCP模块。

然后调用createServer方法。这里是一个回调函数,接收一个http request 和一个http response.

在response中的end方法中结束。

然后监听3000端口。

虽然原理十分复杂,然而node使得整个流程看起来非常简单。

接下来看看koa的源码

koa

koa的源码非常的少。只有四个文件,总共加一起去掉注释大概只有1000行左右。

先看看koa的用法

{% highlight js %} import koa from '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ctx => {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koa server is running')) {% endhighlight %}

根据用法一步步了解node server。

koa application

http server是基于事件的,可以看到koa继承了events模块。随后在callback()中绑定了error事件。得以处理错误消息。

来一步一步看吧。

在创建对象的一步各种初始化。调用events的初始化。使得koa可以可以绑定各种事件。然后是初始化中间件,context, request, response对象,运行环境,subdomain什么的。

随后看use()函数。就是中间件的插入。做了一些判断就push到中间件数组里。后面用来使用。

然后是listen()函数。到这里,整个server才开始真正的运行。

以callback()作为回调函数创建server。

ok, 到了koa比较核心的地方了。

先看createContext()就是一些赋值操作,用以使得koa的对象更容易阅读理解,没有什么特殊操作。

middlewares

这里我一开始想到的方法特别粗暴。

{% highlight js %} let middlewares = []

for(let func of middlewares) { func(context) } {% endhighlight %}

这样写确实是可以用,然而问题在于异步。

众所周知。Node的一大卖点就是异步。然而这样导致异步没办法等待。

koa1的实现是generator。koa2是Promise。

中间件的问题解决在这里

追根溯源找到koa-compose

一步步递归地调用中间件。

req, res, context

其他的几个文件都是对request, response, context这些对象的一些简单组合和重命名。

其实有时候看API没有翻源码有用。